他梗着脖子:“太后如此独断,恐非万民之福!”
“哦?”我挑眉,“那你辞官吧。”
他一愣:“什么?”
“现在,立刻,辞。”我声音冷下去,“滚出京城,回家种地去。本宫让你看看,没了你,这天下会不会塌。”
他嘴唇哆嗦着,最后深深一揖,摘下官帽,真的转身走了。
大殿里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声。
我慢慢走回高处,坐下。
“继续奏事。”
下了朝,我没回后宫,直接去了尚书房。
吴潇在那里念书,太傅苏怀瑾陪着。
我进去时,潇儿正摇头晃脑背《论语》,苏太傅在一旁听着,偶尔点头。
“母后!”潇儿看见我,眼睛一亮,扑过来抱住我的腿,“您下朝啦?累不累?”
我摸摸他的头:“不累。潇儿今天乖不乖?”
“乖!太傅夸我进步快!”
苏怀瑾起身行礼,表情是一贯的温和谨慎:“太后。”
“苏太傅辛苦。”我走到书案前,翻了翻潇儿写的字,一张纸上歪歪扭扭写着“凤栖梧桐,光照九州”。
我手指顿了一下。
“这是潇儿写的?”
“是儿臣写的!”潇儿抢着说,小脸扬着,“送给母后!母后就像凤凰!”
我捏着那张纸,没说话。
苏怀瑾轻声解释:“殿下聪慧,一点就通。只是……近日似乎有些心神不宁,时常问起……陛下从前的事。”
我放下纸,看向潇儿:“想问父皇什么事?”
潇儿低下头,玩着衣角:“就是……父皇以前是怎么批奏折的……那些大臣,听父皇的话吗?”
我蹲下身,看着他眼睛:“潇儿,抬头。”
他怯生生抬头。
“看着母后。”我说,“你父皇是天,撑起这片江山。但他现在走了。”
我握住他小小的肩膀。
“现在,天塌了。母后帮你顶着。但你要记住,你总有一天,要自己把它顶起来。明白吗?”
他似懂非懂,但还是用力点头:“儿臣明白!儿臣会快点长大,帮母后!”
“好孩子。”
我抱了抱他,闻到孩童身上干净的皂角味。
起身时,苏怀瑾看着我,眼神复杂,欲言又止。
“太傅有话不妨直说。”
他叹了口气:“太后,今日朝堂之事,臣已有耳闻。是否……过于急切了些?树敌太多,恐非善策。”
我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高高的宫墙。
“苏太傅,”我说,“你知道这宫里,什么时候最可怕吗?”
“……请太后明示。”
“不是先帝刚走的时候,”我转回身,看着他,“是现在。所有人都觉得,我们孤儿寡母,好欺负。”
我走到他面前,压低声音,像在灵堂对谢云辞那样。
“刀子已经递到脖子边上了,本宫没时间跟他们温良恭俭让。”
苏怀瑾沉默片刻,深深一揖:“臣……明白了。”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殿下还小,今日听闻朝堂之事,似乎……受了些惊吓。”
我看向又在认真写字的吴潇。
“惊吓未必是坏事。”我说,“这深宫,从来吃人不吐骨头。他早点知道,是好事。”
离开上书房时,日头已经偏西。
长长的宫道,红墙高得望不到顶,把我的影子拉得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