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凑上来找打。邓氏满足儿子犯贱的要求,又给了他两拳,只是力道轻了。
邓氏言归正传,“茵娘若被休弃回崔家,日子是不会好过的。还有娶新妇忒麻烦且费银子,你爹没家产给你败!你是男人,得有担当。而且这个儿媳妇我…挺满意的,就当为了我,把她留下。眼看要过年了,不兴得休妇,祖宗会怪罪!”
见母亲把祖宗都搬出来了,周令还能怎么说。
是啊,马上要过年了,休妻……等来年吧…呵。
……
从邓氏的院子里出来,周令就见到一胖女人伫立在廊下。
廊下的灯笼再明亮,但在这黑漆漆的冬夜也显得空洞孤寂。
那走廊是周令回去的必经之路,他看见崔茵的时候,崔茵也看到了他。
她不带迟疑,步伐着急的迎着他走来,跟前两步的距离时停下。
一双圆圆的眼珠泛红,眼眶带着水气,还有那鬓边塌着被寒风吹落的几缕发丝。
这狼狈的样子,应是在廊下吹着寒风等了许久。
“夫君,休书可否再写一封予我?”崔茵的声音喑哑带着隐忍的哽咽。
周令心里莫名有一瞬酸酸的异样。
模样可怜就罢了,连声音听着也好生可怜。
他见过哭着求丈夫不要写休书的,还没见过哭着求休的。
看来崔氏是他强娶过来的无疑了!
周令矛盾,他不喜欢崔茵,但又不爽她瞧不上他。
他堂堂北镇抚使,竟然被人嫌弃如厮,传出去不得让人笑话。
这三年定没少被笑话。
“爷不是已经给过你了么?”
崔茵听小瓜说周令回来去了婆母的院子,所以她才来这里等他。
他不可能不知道那封休书被婆母拿走了。
“休书被婆母拿走了。”崔茵且当他真不知。
“那你不去找她,来找爷干嘛?”周令眼神淡漠,说话有理有据。
“……婆母不给我,所以我才来求夫君再写一封给我。”崔茵认为周令既然能写一封,那就能再写一封。
“爷向来只会给犯错的人一次机会。”周令不废话,话完擦着崔茵的肩而过,却被人拽住。
“什么狗屁机会!周令!你们母子俩拿我当猴耍呢?”崔茵把周令拽了回来,大喜大悲后的她终于忍不住脾气,“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崔茵咬着牙,胖乎乎的脸鼓鼓的,看起来一点也不凶,倒有点滑稽。
周令乐了,瞧瞧他娶的这个女人,不仅敢直呼夫君名字,还敢放话威胁。
真真不得了不得了。
“你能如何?”周令眉尾微挑,倒想看看这个头都不及他胸膛的女人会怎样。
崔茵从周令的黑眸里看到了戏谑。恼羞成怒的她攥紧了袖中的拳头。
周令等了小一会,见抓住他袖子的手松开了……
崔茵松了手,松了拳。
吃过的亏还不够多么?
和周令硬碰硬是讨不着什么好的。
万一惹恼了他,他休书不给了怎么办。
周令还以为崔氏会做出什么更大逆不道的举动来,结果就这样。
是个怂包。
“崔氏,你害我子嗣,休你,对你来说太便宜了。前头是爷糊涂给了你休书,现在清明过来,你不是想恢复自由身么,爷偏不给你,这才是对你最好的惩罚。”
廊下灯笼里的烛火明亮,却照不透周令不见底的黑眸。
休书果真拿不回来了。
“孩子没了,根本就不怪我,是你……明明是你……”崔茵话到嘴边滚了几遭,还是忍住了。
不是她圣人,她和周令现在还是夫妻,不想再起祸被波及,更不想中肃王妃的圈套。
周令的话没错,别人想得到什么,偏偏不能让他如愿。
崔茵佩服自己的隐忍,就当为了自己,孩子那事谁也不能说。
她放低了姿态,“夫君,我错了……”
周令觉得崔氏这人奇奇怪怪,变脸像呼吸一样容易。
上一秒还不承认,想辩解,想推卸责任,下一秒却果断认了。
认错果断,但眼里看不出一丝悔意。
周令且当崔茵是人怂嘴硬的主。
就是嘛,一介妇人而已。再闹腾,说几句也就乖了。
……
崔茵回到竹井院,小瓜瞅见自己少夫人疲惫消极的模样便知她去找姑爷的结果。
“小瓜,去拿吃的来。”崔茵一整天没吃东西了。
吃的小瓜早就准备好,让厨房温着呢,就怕少夫人回来肚子饿。
小瓜正要下去,崔茵又喊住了她,让她顺道吩咐婆子抬热水过来,她要沐浴。
热水和吃的同时送来。
崔茵让小瓜把吃的送去浴间,她要边洗边吃。
泡着热水澡,吃着温热的糕点。既舒服又享受,瞬间觉得什么烦恼都不存在,身心舒畅。
东西下肚的崔茵脑袋清明起来。
与其自怨自艾,不如调整调整思路。
周令失忆独独忘了她是大好事,其实只凭这一点,她现在无须去纠结。
她只需等。
对,就是等!
男人对女人的新鲜感不会很久。
何况周令现在瞧不上她,甚至还有几分嫌弃。
休书就是证明。
所以,以后不必担心周令会来她的院子,找她吵架,同房还是什么的。
她只需等,等周令看上别的倒霉蛋姑娘,然后非那个倒霉蛋姑娘不娶。
届时问题不是解决了么。
旧人不去,新人如何来?
休书迟早会再回到她的手中。
……
崔茵第二日起了个早去了邓氏屋里问安。
说是去问安,不如说是去赔不是的。
“母亲,儿媳昨个行为无礼,言语不敬,惹了母亲不快,请母亲责罚。”崔茵说着朝坐在椅子上的邓氏跪下。
昨日婆母收了她的休书不还,崔茵几乎要冲上去抢,被曲嬷嬷给拦在了前面。后来勉强回了几分理智,又是求又是跪的,心狠的婆母都没把休书还她……
欺人太甚!
又能如何呢……
她谁的对手都不是。
邓氏知崔氏是个能屈能伸的,“想明白了?”
崔茵颔首,言辞恳切道:“昨日儿媳回去后,觉得母亲说的对,儿媳若被休回去,日子不会好过,连带自己的娘也会被看不起,家里还有堂妹未出阁,若我被休回去,堂妹定会受影响。所以母亲收回休书,是为儿媳好。儿媳该谢谢母亲才是。”
邓氏昨日为了安抚崔茵,好的说了,歹的也说了,也不管她是真听进去,还是假装听进去,能暂时安生便是好的。
“起来吧。”
见婆母没有怪罪的意思,崔茵心里松快。
毕竟不知道还要在国公府待多久,婆媳关系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