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上没个安生的。
杨氏先把白氏轰了回去。留下的罗氏也没得她好脸。
“一个月五两银子,这点钱也抠,你身为主母就这肚量,怪不得留不住淮明的心!”
被踩了痛处的罗氏一脸愤愤,算起账来,“夫君又纳了一房妾室,摆了好几桌席面,以后每月府里有得多养一张个吃不挣钱的闲人,儿媳不得精打细算为咱们崔家将来打算么。”
杨氏明白了,罗氏这是把淮明纳妾的怨撒二房上了。
“咱们崔家还算殷实,这么多婆子丫鬟看着呢,别为了五两银子丢了主母的份!不管淮明纳多少妾,主母只有你一个!”杨氏好笑打趣,“都当祖母的人了,还吃一个妾的醋。”
罗氏生有一子一女。
儿子崔冲二十五,外放为官,年初当的爹。
崔家祖上没有谁当官的。到了崔淮明和崔淮季这代才出了两个当官的。
兄弟俩人是宗族里的骄傲。
尤其是弟弟崔淮季,也就是崔茵的父亲,官职比兄长崔淮明还高上好几阶。只可惜天妒英才,三十出头便没了。
崔淮季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崔茵。
崔淮明有两个儿子,嫡出的崔冲争气,是当年的探花,亦是崔家以后的希望。
庶出的崔放十八,体弱,整日病病歪歪的,无法科举,在家里当个闲人。
罗氏想说,当祖母的也是女人,婆母怎么不说你儿子都当人祖父了还纳妾!
老脸不知羞的。
早知道男人当官会变坏,她宁可丈夫当初没中榜。
五房妾室!
每房一房妾室吃的穿的用的,加上婆子丫鬟什么的,每月不得是一大笔银子么。
夫君是在朝廷为官,但不过是在翰林院的一小小杂鱼官罢了。要不是崔家老爷子有本事,挣下了殷实的家产,就凭他那点俸禄还纳妾!
提到家产,老爷子是个偏心的。
崔家两个孙子,两个孙女,独独那崔茵什么都占头份!
要不是婆母和她一条心,认为那些好的铺面如果全给了崔茵,等她将来出嫁当了嫁妆,又有了孩子后,那些东西不都成外姓的了嘛。
还不如留在崔家,给崔家的子孙后代。
提到崔茵,嫁出去又被休回来,别的先不提,眼下家里又得多张嘴吃饭,罗氏愁眉苦脸道:“母亲,茵娘被休回家来,这以后的月钱发多少?”
杨氏冷着脸反问,“谁说要给她发月钱?”
崔家可还没有被人休回来的女人,崔茵可算开先例了。还有脸回来,还想领月钱……
有了杨氏的态度,罗氏知道该怎么办了。
……
崔茵在母亲的床上睡了个懒觉,起床时母亲刚从祖母那里请安回来。
一见到“胖”若两人的女儿,白氏不开心的事全忘了。
“国公府的膳食真养人,把我的茵娘养得白白胖胖,从正面瞧,都快看不到后面的耳朵了。”
崔茵回家高兴,被母亲说肥也高兴,她把头左右偏了一下,“这不是可以见到耳朵了么。”
包嬷嬷端来早饭,有鸡汤饺子,牛肉包子,还有肉糜蒸蛋。
崔茵和白氏落座。
白氏盯着早饭,疑惑道:“这是……”
“夫人,这是咱们自己小厨房做的,大厨房今日的早饭还不如以前的呢。”不等白氏说完,包嬷嬷已经接了话。
早上丫鬟端来的早饭就一碗白粥,一碟素菜,和一碟萝卜腌菜。
包嬷嬷还以为是下人的伙食。
后来一问,不是。这就是夫人和大姑娘的伙食。
可不可笑,才一碗粥,让两个主子分,真是寒酸又小气。
于是包嬷嬷立即吩咐小厨房起锅烧油,快做出些像样的早饭出来。
崔茵没说话。
她只是想瞧瞧她若真被周令休了,以后会过什么样的日子。
还不错。
因为有母亲在。
包嬷嬷把大夫人院子送来的月钱交给白氏。
“夫人,这是十七两,您收好。送钱来的小厮说,以后大姑娘的衣食住行府里不出……”
白氏无所谓,“谁稀罕,我有庄子,即便我们二院不领月钱,我也能养得活院里的所有人。只是不领白不领,我才没那么笨。”
她以前是又蠢又笨,可话说回来,再笨的人也有聪明的时候。
白氏把钱袋让包嬷嬷拿下去,把里头的银子分了。
包嬷嬷双手捧着钱袋,提醒一句:“夫人,昨个月钱您已经给奴才们了,这……”
昨个包嬷嬷没领到月钱,白氏先用自己的给了。
白氏看了眼女儿,又朝包嬷嬷说道:“再去我盒子拿上十七两,全分下去,就说是大姑娘赏的。”
多给两月月钱,这是给大姑娘做面子呢,包嬷嬷不多言,利索的去拿钱了。
崔茵端起碗吃了两个饺子,“鸡肉好吃。”
白氏笑道:“昨个庄头刚送来一堆鸡鸭鱼肉米面蛋,茵娘回来得正好,咱们天天开小灶。”
崔茵道:“送这么多东西来,庄户们今年收成一定不错。”
白氏颔首,交代道:“原不晓得你回来,打算今日送去国公府。正巧,等你走的那天,带些回去给你婆母。还有年货那些,母亲备了两车。”
亲家双方过节走礼是必要的。崔茵点头,“女儿晓得,谢谢母亲。”
白氏趁女儿吃早饭的空隙问了关于周令的事情。
只听说周令苏醒后,记不得一些以前的事,其他无恙。
白氏想知道是不是真的。
听女儿详细说了些事,白氏默了小一会。
“母亲,如果周令真休了我,母亲会如何?”崔茵盯着白氏,她的态度对她来说很重要。
“我会伤心。”
崔茵眼眸倏地一暗,显然白氏的回答不是她想听的。
白氏把女儿的情绪看在眼里,“这么多年,我对大房的的打压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因为女人得有倚仗。你嫁人后,将来若在婆家受了委屈,想着你大伯或者你堂兄会为你出头什么的,后来才晓得不是所有娘家人都靠得住。”
崔茵点头认同。
“他们倚仗不了,我,你也倚仗不了。因为我会老会病会死。”白氏直白,“所以,你别想着有我,你可以放心被休。”
崔茵心思被点破,有些恼。
白氏可不管崔茵恼不恼,有些话当婆母的邓氏不好说,于是差人找了她这个当娘的。
“母亲也为人妇,丈夫去世,我不也倚仗不了谁嘛。”白氏摆出事实,眼珠一转,瞅向崔茵,“你也倚仗不了。”
崔茵张唇想说什么,最后只能闭嘴。
因为母亲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