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茶铺生意日渐清淡,有时一天只有三五个老茶客。李老先生依旧每日必到,但腿脚已不太灵便,需要孙女小雯搀扶。

小雯大学刚毕业,正在家准备考研。每次陪爷爷来喝茶,总是带着厚厚的书本,对茶铺的一切似乎毫无兴趣。

四月的一天,暴雨倾盆。雨水从九龙山上奔涌而下,镇上几条老街被淹。雨停后,阿泉照常去挑水,却发现泉水变得浑浊,带着一股从未有过的土腥味。

“怕是山上施工,破坏了植被,水土流失了。”老陈尝了尝水,眉头紧锁。

接连几天,泉水都未恢复清澈。茶客们喝着用沉淀过的泉水泡的茶,纷纷摇头。

“这不是九龙泉的味道。”李老先生放下茶杯,叹息道。

阿泉坐不住了。他沿着山道查看,发现施工区域虽然不在泉眼附近,但大面积的开挖导致植被破坏,雨水将泥沙直接冲入了泉水中。

他去找厂方理论,新来的项目经理不以为然:“施工难免有影响,过段时间就好了。我们这是正规项目,带动当地经济,你们这点小生意......”

回来后,阿泉彻夜难眠。凌晨时分,他忽然想起账本上记载的“死狐堕入”事件,先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第二天,他召集了几位老茶客,大家商议后,决定上山清理泉眼。

七八个老人拿着工具,在小林的技术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清理泉眼周围的淤泥。小雯也来了,说是爷爷非要她来帮忙。

“你们年轻人啊,就知道往外跑,不知道家里的宝贝。”李老先生对孙女说。

清理过程中,他们发现泉眼深处有些堵塞。阿泉二话不说,脱了上衣,潜入冰冷的泉水中,用手一点点掏出了堵塞的碎石和淤泥。

当他浮出水面时,围观的镇民们发出一阵欢呼——泉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清澈。

小雯递来毛巾,眼中第一次有了敬佩:“没想到你这么勇敢。”

阿泉笑道:“这是我家三代守护的东西,不能在我这儿断了。”

这次事件后,阿泉萌生了一个想法。他在茶铺里开辟了一面“九龙泉故事墙”,邀请镇民们写下自己与泉水相关的记忆。

令人惊讶的是,响应者众多。大家纷纷前来,写下那些被尘封的往事:

“六零年饥荒,泉水养活了全家”

“小时候摔伤,用泉水洗伤口,好得特别快”

“年轻时约会,都在泉边”

“离家多年,最想念泉水泡的茶”

小雯主动提出帮阿泉整理这些故事。她大学学的是新媒体专业,还建议开设一个“九龙泉记忆”的网站,让在外地的镇民也能分享故事。

网站开通后,反响出乎意料。许多离乡多年的游子留言,诉说对故乡泉水的思念。有人甚至寄来了当年的老照片:泉边婚礼、孩童戏水、茶铺旧影......

五月中旬,矿泉水厂推出了首批产品,包装精美,广告铺天盖地,号称“取自九龙山脉深层矿泉”。

同时,厂方派人来找老陈,想出高价买下“泉记茶铺”的老字号商标。

“你们守着这小铺子能赚多少?把牌子给我们,保证比现在挣得多。”来人说道。

老陈摇头拒绝:“这不是钱的事。”

那人笑道:“老爷子,时代变了。您看看现在还有几个年轻人喝茶?我们这是帮您传承品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