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山下的小镇被晨雾笼罩,青石板路上传来清脆的脚步声。阿泉挑着两只空木桶,沿着熟悉的小路向山腰走去。这是他十八年来每日必做的功课——去九龙泉挑水。
泉水从九尊龙首石雕中汩汩流出,在晨光中闪烁着碎银般的光芒。阿泉放下扁担,伸手接了一捧水。冰凉清澈的泉水顺着喉咙滑下,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甘甜。
“这水越来越没味了。”他喃喃自语。
回到镇上的“泉记茶铺”,阿泉将水倒入大缸。父亲老陈正在擦拭柜台,头也不抬地问:“今天的水怎么样?”
“还是那样,淡了。”阿泉放下扁担,“爸,为什么咱们非要每天去挑九龙泉的水?镇里不是通了自来水吗?”
老陈停下手中的活,抬眼看了看儿子:“你懂什么?九龙泉的水泡茶,味道就是不一样。咱们家三代做茶铺,靠的就是这口泉水。”
茶铺开门不久,老茶客们陆续到来。八十多岁的李老先生拄着拐杖第一个进门,照例要了一壶碧螺春。
“阿泉,今天的水是不是又从九龙泉挑的?”李老先生抿了一口茶,微微皱眉。
“是啊,一大早去的。”阿泉擦着桌子回道。
李老先生摇摇头:“不对,味道不对。比从前淡了不少。”
陆续有老顾客反映同样的问题。大家都说九龙泉的水不如从前甘甜,泡出来的茶也少了那种特有的韵味。
傍晚收摊后,阿泉看到父亲对着账本发呆。这个月生意又差了些。
“爸,我听说山上要建矿泉水厂,会不会是他们在搞什么工程,影响了泉水的水质?”
老陈猛地抬头:“什么时候的事?”
“就这几天听说的,说是大公司投资,要在泉眼上方建厂。”
第二天拂晓,老陈亲自跟着阿泉去挑水。在泉边,他们果然发现山坡上有施工的迹象。几台挖掘机正在作业,一片树林已被砍伐。
“怪不得泉水味道变了!”老陈愤愤道。
茶铺关门一天,老陈召集了几位老茶客商议。大家决定去施工地看看怎么回事。
施工现场,一位戴着安全帽的经理接待了他们。
“我们是合法施工,有所有批文。”经理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检测过,九龙泉水质极佳,富含矿物质,开发成矿泉水正好物尽其用。”
老陈激动地说:“你们把泉水都抽走了,我们下游怎么办?这泉水养育了九龙镇几代人!”
经理不以为然:“镇上不是有自来水吗?为什么非要用泉水?”
双方争执不下,不欢而散。
当晚,阿泉罕见地看到父亲失眠了。老陈在院子里踱步,不时望着九龙山的方向。
“阿泉,”他突然说,“你记得你为什么叫阿泉吗?”
“知道,妈在泉边生下的我。”
老陈点头:“不只是这样。你出生那年大旱,镇里井都干了,只有九龙泉还淌着水,救了许多人。你妈当时临盆,还是用这泉水接生的。这泉对我们有恩啊。”
阿泉沉默片刻,忽然说:“爸,我有个大学同学学环境的,我找他问问怎么办。”
几天后,阿泉的同学小林来到镇上,带着仪器对泉水做了检测。
“水质确实变了,”小林说,“施工改变了地下水流向,加上一些污染,泉水中的矿物质含量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