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艺术相关职业?”我低声自语,立刻重新排查受害者背景。

教师、护士、银行职员、书店店员——表面上都与艺术无关。

但当我深入调查第四位受害者时,发现她每周三晚上都会参加一个社区绘画班。

快速检查前三位,果然!

第一位在大学辅修过艺术史。

第二位经常参观美术馆。

第三位购买大量画材的记录...

我的心脏狂跳起来,立刻致电刑侦队长陈深。

“陈队,凶手可能在选择有艺术背景的女性,下一个目标很可能与艺术相关场所有关联。”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阮法医,这些联系太牵强了。

“我们已经排查过受害者的社交圈,没有交集。”

“漆料!四个受害者指甲里都有蓝色丙烯漆料,这不会是巧合。”

“抛尸地点附近都有建筑工地,可能是污染。阮法医,你又一夜没睡吧?”陈深的语气带着无奈。

“我知道你很想抓住这个疯子,但我们需要确凿证据,不是直觉。”

我攥紧话筒,指节发白,“给我48小时,我能找到更多证据。”

“24小时。”陈深叹气,“然后你必须休息,这是命令。”

挂断电话后,我在实验室的白板上写满线索,用红笔圈出“蓝色漆料”和“艺术关联”。

偏执欲如潮水般涌来,我必须找到模式,必须理清顺序,这种冲动几乎与呼吸一样重要。

接下来的十八小时,我重新分析所有毒理报告,发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生物碱毒素,源自南美某种稀有植物。

本市只有植物园和大学生物实验室有这种植物。

同时,痕迹组从漆料中发现了微小花粉颗粒,属于一种夜间开花的稀有植物。

两个线索都指向植物园。

凌晨四点,我带着小组搜查植物园温室。

在热带植物区的监控盲区,我们发现了微量蓝色漆料和一株被精心养护的稀有南美植物——正是毒素的来源。

“他在这里工作或者能自由进出。”陈深终于重视起来,立即部署监控小组。

但我等不及了。

偏执感越来越强烈,总觉得忽略了什么重要细节。

回到实验室,我再次审视那个符号——“X-II”。

忽然,我意识到那可能不是符号。

而是数字10和2的罗马写法。

10-2=8?还是10和2代表什么?

我疯狂地翻阅案卷,当看到受害者失踪日期时,呼吸几乎停止。

第一个受害者:10月2日失踪

第二个受害者:10月12日失踪(10+2)

第三个受害者:10月20日失踪(10×2)

第四个受害者:11月2日失踪(10+2?但11月?)

逻辑链断了。

为什么是11月?

我的思维飞速运转,忽然想起发现第四具尸体的时间不是失踪时间!

她实际上是10月22日失踪的(10×2+2)。

那么下一个受害者将会在...

10×2×2=40。

但10月没有40号...

或者是10+2×2=14,11月14日?

我看了眼日历——今天是11月13日。

如果我的计算正确,凶手已经绑架了下一位受害者,并且可能在今晚动手。

“时间不是日期,是间隔!”我猛地惊醒。

“第一个到第二个间隔10天,第二个到第三个间隔8天,第三个到第四个间隔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