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但那一刻,她眼前闪过的,是老实那身洗得发白的旧衣服,是他看向老人时那份不易察觉的温和,是他靠这小小菜摊养活一大家子的可能。揭穿他?等于在这条注重口碑的老街上彻底毁了他。那些维护他的老人会如何自处?她们获得的那些微薄的“优待”,其实是建立在对另一群人的剥夺之上,这个真相本身对她们何尝不是一种残忍?

“公正”两个字,此刻重得让她喘不过气。她第一次发现,绝对的公正之下,压着的可能是活生生的人情和生存的艰难。这不是在法庭上宣读判决书,这是在搅动真实的人生。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等待她的“判决”。那沉默的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长。

最终,陈砚芝深吸了一口气。她没有看向那些期待的年轻人,也没有看那些维护菜贩的老人。她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了街角老周茶馆那模糊的招牌上。

她做出了一个违背她一生准则的决定。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转身,挤出了人群。在众人错愕、失望、不解的目光中,她像一个逃兵。但她没有回家。

傍晚收摊时,菜贩老实推着空车往回走,在一个僻静的巷口,被等在那里的陈砚芝拦住了。

没有旁人,陈砚芝看着他,目光锐利得像她过去审阅文件时的尺子。“你的秤,有问题。”她开门见山,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你怎么做的手脚,我看得清清楚楚。你对老人让利,却亏待年轻人找补。”

老实的脸瞬间煞白,嘴唇哆嗦着,想辩解,却在陈砚芝那洞悉一切的目光下哑口无言,羞愧地低下了头。

“老街坊们说你老实,是情分,不是本分。”陈砚芝的声音很冷,“靠这种小聪明,你能走多远?一旦戳穿,你还怎么在这条街上立足?”

老实嗫嚅着:“我……我也是没办法,菜价贵,竞争又……”

“那不是你欺骗的理由。”陈砚芝打断他, “从明天起,你的秤,必须准。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赚你该赚的钱。”她顿了顿,加重了语气,“如果我再发现一次,或者听到任何风声,我会当着整条街的面,把你那点手段说得明明白白。”

老实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恐惧,随即是如释重负的复杂情绪,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谢…谢谢您,陈阿姨,我改,我一定改!”

冲突似乎解决了。菜贩得到了警告,也保住了颜面和生计。潜在的风波被无声息地压下。

但陈砚芝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没有半分轻松,反而充满了沉甸甸的负罪感。她选择了秩序,选择了稳定,甚至选择了一种看似更“仁慈”的处理方式,但她唯独背叛了她信奉一生的、不容玷污的“公正”。

她觉得自己像个妥协的同谋,手上沾了点洗不掉的污渍。夜风吹过,带来老街特有的复杂气味,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和迷茫。这条路,比她想象的要泥泞得多。

第四章 “初恋”风波与信任危机

经历了菜贩老实那件事后,陈砚芝内心挣扎了许久,但奇怪的是,老街的日子并未因此变得糟糕。反而,因为她处理得悄无声息又保留了各方的体面,一种心照不宣的认可似乎在街坊邻里间弥漫开来。找她说道家长里短的人多了起来,虽还是些鸡零狗碎,但她渐渐摸索出一点门道——有些事,确实不能光讲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