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却摇头,拐杖在泥地上顿了顿:
“县衙在城东,可眼下去不得。上月县太爷刚接了花石纲差事,天天催缴'助役钱',见着外乡人就查路引。
没文牒的不是抓去修河堤就是发配运石头,你们这般模样去怕是自投罗网。”
屋里气氛顿时凝重。楚瑶忍不住抱怨:“这什么世道!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苏清漪悄悄拉她衣袖低声道:“北宋户籍制与现代不同,我们没有原籍保甲文书根本补不了路引。眼下只能先在村里稳住再从长计议。”
林辰点头看向老者:“我们盘缠都被劫了,能否在村里找些活计?种地喂牲口都行,只求换口饭吃。”
老者思忖片刻,指向院外菜园:“老伴去年走了,两亩菜地荒着。你们若不嫌弃,帮着浇水除草,我管三餐。
只是村里人胆小,你们衣着古怪,莫要与人争执。”
林辰连忙道谢。楚瑶虽不情愿干农活,但看着手里硌牙的窝头,也只能咬牙点头。
第二天鸡刚叫,四人就被迫从硬板床上爬起来。
夏晚星第一个起身去院里打水——她农村长大,干农活倒是顺手。
苏清漪戴着从帆布包翻出的防晒袖套蹲在菜地除草,金丝眼镜沾了露水却仍一丝不苟,连草根都要拔干净。
林辰跟着老者去村西头井边挑水,木桶压得肩膀生疼,走三步歇一步,汗衫很快透湿。
最狼狈的是楚瑶。
穿着吊带裙蹲菜地没多久腿就麻了,刚想站起又被杂草绊了个踉跄,摔得满手泥泞。
"这破草怎么这么韧!"她气得把杂草往地上摔,正巧被路过的柱子看见。
扛着锄头的壮汉皱紧眉头:"城里小姐就是娇贵,这点活都干不利索。要是被花石纲的人瞧见,准当懒汉抓去充役!"
楚瑶本就憋着火,听到这话更不服:"我才不是懒汉!只是没干过!"
柱子冷笑着扛锄头走了。
苏清漪递来手帕低声道:"别置气,他说的是实话。北宋农户天不亮就下地,天黑才收工。要是连这都做不好,不仅遭排挤,还可能被当成游手好闲之徒。"
楚瑶咬唇擦掉手上泥,虽不情愿还是蹲回了菜地。
午饭时老者从镇上带回消息:三日后陈留县要办"秋社"——北宋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届时县城有集市和杂耍说书表演,村民都会去赶集。"
“你们想去可跟我同去,顺道换些物件。"
老者边说边把咸菜拨到楚瑶碗里,他注意到这姑娘几天没怎么进食。
这消息让四人精神一振。林辰立即表态:"必须去!说不定能找到线索,比如类似我们丢失的U盘的东西,或者打听汴京情况。"
苏清漪点头:"秋社期间官府对流动人口管控会放松,正好观察陈留县的社会状况——物价、治安,还有花石纲的实际影响。"
夏晚星盘算着卖插画换钱,她熬夜画的几张北宋市井图或许能换粮食日用品。
楚瑶虽对赶集兴趣不大,但想到能暂时离开破村子也点了头:"得准备下,总不能穿这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