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轮到编故事了。”小雨说,“从前,有一株小绿萝,它住在一个有大大窗户的房子里。它最喜欢每天下午,当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它身上时,温暖极了。但是冬天来了,太阳很早就下山了,小绿萝感到很孤单。于是它决定...”
“它决定怎么样?”林静好奇地问。
“它决定在黑暗中自己发光!”小雨眼睛亮晶晶的,“这样不仅自己能温暖,还能照亮整个房间。”
林静感到喉咙发紧:“那真是一株了不起的小绿萝。”
夜里,林静为小雨读睡前故事时,小女孩突然问:“妈妈,人会变成星星吗?”
“为什么这么问?”
“张奶奶说,她的小狗去年死了,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小雨指的是邻居家的老人,“人也会吗?”
林静抚摸着女儿的头发:“有些人相信,好人离开这个世界后,会变成星星,在天上守护他们爱的人。”
小雨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说:“那我要是变成了星星,就能每天晚上都看着妈妈了。妈妈睡不着的时候,也可以对着我眨眼睛。”
林静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她紧紧抱住女儿:“不要这么说,宝贝,你会好起来的,会好起来的...”
小雨轻轻拍着妈妈的背,就像生病以来妈妈经常做的那样:“妈妈不哭,就算变成了星星,我也会是最亮的那一颗,让你一眼就能找到我。”
从那天起,林静意识到,小雨远比她想象中更了解自己的状况。
2 治疗的日子
治疗仍在继续,但效果微乎其微。小雨的头痛发作越来越频繁,有时甚至会短暂失去视力。但她很少哭闹,最多只是紧紧抓住妈妈的手,小声说:“妈妈,有点疼。”
医院成了第二个家。林静学会了在陪护床上睡觉,学会了分辨各种药物的名称和作用,甚至学会了看MRI影像。她辞去了工作,全身心陪伴女儿走过这段艰难的路。
医院的日夜有其独特的节奏。清晨六点,护士会准时来量体温和血压;八点,医生查房;九点半开始当天的治疗;下午是相对自由的时间,孩子们可以去游戏室玩耍;晚上八点,熄灯睡觉。
小雨很快成了儿科病房的小明星。她总是笑容满面,即使是在最难熬的治疗后,也会对护士说“谢谢”。她喜欢在游戏室画画,作品贴满了病房的墙壁。有时,她还会去其他病房串门,给别的小朋友讲故事。
“那小丫头真了不起。”一位护士对林静说,“她让整个病房的气氛都变得不一样了。”
林静看着女儿坐在一群孩子中间,有声有色地讲着绘本故事,心中既骄傲又酸楚。为什么是她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善良可爱的孩子要承受这样的痛苦?这些问题日夜折磨着她,但她从不在小雨面前表现出来。
一个下午,小雨正在画水彩画,林静在旁边整理医疗账单。突然,小雨放下画笔,认真地说:“妈妈,我想学做饭。”
“做饭?为什么突然想学做饭?”
“这样我就可以给妈妈做好吃的了。”小雨笑着说,“而且,我想学会做番茄鸡蛋面。”
于是,每周有两天,当小雨体力尚可时,林静会教她一些简单的烹饪。因为医院不允许使用厨房,她们只能在小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时而回家练习。小雨学得很认真,虽然她太小,甚至需要站在小凳子上才能够到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