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记警方看过吗?”我问道,指尖划过日记里歪斜的字迹,能感觉到老人当时的焦虑。哈桑点头:“看过,但他们觉得这些都是老人的研究笔记,没有实际价值。”我冷笑一声,将日记放进证物袋:“警方总是忽略这些‘没用’的细节。”
我继续在房间里搜索,目光落在了老人书桌上的《大唐西域记》上。这本书的封面已经泛黄,扉页上有艾力老人的签名,书页间夹着一张干枯的薰衣草花瓣,应该是从伊斯坦布尔带来的。我翻开书,发现有几页的边缘被整齐地裁掉了,露出里面空白的纸页。“哈桑,你知道艾力先生为什么要裁掉这些书页吗?”我问。哈桑凑过来看了看,摇头:“不清楚,导师从来没有提过。”
我将书合上,放在一边,然后蹲下身,检查书桌下方。在桌腿的内侧,我发现了一个细小的凹槽,里面似乎藏着什么东西。我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出一张卷成细条的丝绸,展开后,发现上面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与和田玉上的纹路有些相似。“这是什么?”哈桑惊讶地问。我将丝绸铺在书桌上,仔细观察着上面的符号:“看起来像是某种古老的密码,可能与丝路密码盒有关。”
就在这时,我的目光扫过书架顶层,发现那里有一个不起眼的木盒,被一堆古籍挡住了大半。我搬来椅子,取下木盒,盒子表面刻着精美的葡萄藤花纹,这是唐代西域常见的装饰图案。我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张泛黄的丝绸地图,地图上用黑色的墨线标注着从长安到伊斯坦布尔的丝路路线,在西安西市和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的位置分别画着一个红色的圆圈,圆圈里各有一个奇怪的符号,与和田玉上的纹路和丝绸上的符号都能对应上。
“这张地图应该就是指向丝路密码盒的线索,”哈桑看着地图,激动地说,“艾力先生曾说过,丝路密码盒被藏在两个地点,需要用两把钥匙才能打开,而这两个地点很可能就是西安西市和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我点头,将地图收好:“我们先去西安西市遗址看看,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西安西市遗址是唐代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中心,如今已成为一个考古遗址公园。我和哈桑来到遗址公园,根据地图上的标注,在一处残破的房屋遗址前停下。这处遗址的夯土层明显比其他地方要新,像是有人近期在这里挖掘过。我蹲下身,摸了摸地面的泥土,发现泥土里夹杂着一些细小的金属碎片。“有人比我们先到一步,”我对哈桑说,“泥土还很湿润,应该是在昨天晚上挖掘的。”
我们顺着挖掘痕迹仔细搜索,在一处墙角下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金属盒子,盒子上刻着与和田玉上相同的纹路。我打开盒子,里面是空的,只有一张纸条,上面用打印体写着:“下一站,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见。”纸条的右下角画着一个黑色的石头图案,应该是黑石组织的标志。
很明显,这是有人故意留下的线索,目的是将我们引往伊斯坦布尔。“我们必须去伊斯坦布尔,”哈桑坚定地说,“这不仅关乎艾力先生的死因,还关乎丝路密码盒的安危,不能让它落入黑石组织手中。”我点头,将纸条放进证物袋:“我需要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就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