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二天上午,我召集核心成员开会。林晓问下一步重点是什么。我打开地图,光标停在南方一座城市上。

“准备回江城。”我说,“设分公司。”

李锐抬头:“现在?”

我点头:“是时候了。”

会开到中午结束。大家散去后,我留在会议室,重新打开财务系统。最新一期报表刚生成,营收同比增长百分之六十四,客户续约率百分之八十九。我往下拉,看到一行备注:江城区域咨询量连续三个月上升,建议优先布局。

我合上电脑,走到窗前。城市灯火已经亮起,远处高架桥上车流不断。楼下有人在搬新设备,几个年轻员工正帮忙拆箱。其中一人抬头看见我,挥手喊了句什么,我没听清。

我转身回桌前,打开通讯录,找到一个沉寂已久的号码。手指悬在拨号键上,停了几秒,最终删掉了联系人。

4 江城重逢

手机屏幕暗下去的瞬间,我松开了手指。那个号码已经不在通讯录里,就像三年前从江城离开那天,我把所有关于过去的痕迹都留在了身后。

机场大厅的广播报着出站口编号,我拎起行李朝外走。清晨的风带着熟悉的潮湿味,吹过脖颈时,像是提醒我回到了起点。落地窗外,城市轮廓在薄雾中渐渐清晰,高楼之间的缝隙里,有早班电车缓缓驶过。我停下脚步,抬手拨动机械表的表冠,将时间调到本地。指针轻轻一跳,从北方的节奏,归位到江城的脉搏。

电话响得及时。老同学张伟在那头说:“晚上七点,老地方,别迟到。”

我说:“我到了,晚上见。”

酒店房间在十八楼,窗外能看见江面。我放下行李,换了件衬衫。镜子里的人比三年前瘦了些,眼神却比从前沉。我对着镜子系好领带,没多看第二眼。

聚会定在一家老巷子里的私房菜馆,包厢不大,但坐满了熟人。推门进去时,屋里正热闹。有人看见我,喊了声“陈砚来了”,声音里带着点不敢认的迟疑。我点头笑了笑,目光扫过一圈,在角落的位置停了一下。

许念安坐在那里。

她低头捏着茶杯,听见动静抬起了头。我们视线撞上的一瞬,她手指一抖,杯盖磕在桌沿,发出清脆的一响。水洒出来一点,在桌面上漫开。她没去擦,只是迅速垂下眼。

我没停步,走到对角线的位置坐下。那是个不近不远的距离,刚好能看清她的表情,又不会显得刻意。

“三年不见,你变化挺大。”张伟给我倒了杯茶,“听说你在北方做了不小的公司?”

我接过杯子:“小团队,做点系统开发,刚站稳脚跟。”

“刚站稳?”旁边有人笑出声,“你那公司现在都接连锁餐饮的单子了,上个月还有新闻报道吧?”

我没接话,只笑了笑。有人提起我当年走的事,语气里还带着惋惜:“为了一个女人放弃一切,值不值?”

桌上安静了一瞬。

我放下茶杯:“不是为了谁走的,是为了自己能走远点。”

许念安的手指蜷了蜷,依旧低着头。

张伟打圆场:“来来来,上菜了,别光说不吃了。”

我顺势开口:“加个江城小炒吧,我记得你们都喜欢这口。”

服务员应声记下。气氛松了些,话题转到各自的工作、孩子、房子。我插话不多,但没冷场。有人问起创业最难的时候,我如实说:“账户剩一万八,办公室连暖气都没有,通宵改代码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