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帝王的态度,就是最明确的态度。

于是,那些反对的声音,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了。

出发那天,我换上了一身轻便的男装,在宫门口,见到了这次的正使,工部侍郎,陈敬。

陈敬年过四十,为人严肃刻板,是朝中有名的孤臣,只听女帝一人的。

他看到我,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我知道,他对我也心存疑虑。

一个靠着一篇策论一步登天的村妇,能有什么真本事?

我没有解释,只是默默地跟在他身后,上了马车。

我知道,解释是没用的。

只有做出成绩,才能让这些人闭嘴。

马车辘辘,一路向南。

这一走,就是半个多月。

到了灾区,眼前的景象,比我想象的还要惨烈。

洪水虽然退了,但留下的是一片狼藉。房屋倒塌,田地被毁,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灾民。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绝望和腐烂的气息。

陈敬到了地方,立刻开始按部就班地调集官兵,安抚灾民,修建堤坝。

他是个实干的官员,但他的法子,都是些治标不治本的老办法。

我知道,如果按照他的方法来,这次治水,最多也就是暂时压下去,过几年,还是会再犯。

我找到了他。

“陈大人,”我开门见山,“您这样修堤坝,是没用的。”

陈敬正在看地图,闻言抬起头,皱着眉看我:“沈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堵,是堵不住的。”我指着地图上那条蜿蜒的河流,“这条河,就像人的血脉,你强行堵住它,它只会从别的地方冲出来,造成更大的灾难。我们要做的是疏通。”

“疏通?”陈敬冷笑一声,“说得轻巧。你知道要开凿一条新的分流河道,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吗?国库现在吃紧,哪来这么多钱?”

“钱,不用国库出。”我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可以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陈敬愣住了。

“没错。”我点点头,“现在灾民遍地,他们缺的不是粮食,是活下去的希望。我们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去开凿河道,我们给他们发粮食,发工钱。这样,既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也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一举两得。”

陈敬沉默了。

他看着地图,又看了看我,眼神里第一次出现了真正的审视。

他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我的法子,是对的。

但他还是有顾虑:“这个法子,太过行险。牵扯太大,一旦出了乱子,你我,都担待不起。”

“富贵险中求。”我看着他,“大人,我们是陛下派来的。我们代表的,是陛下的脸面。如果我们这次只是小打小小闹,无功而返,您觉得,陛下会怎么看我们?”

陈敬的脸色变了。

我继续说道:“可如果我们成功了,这可是泼天的功劳。不光是您,整个工部,都会在陛下面前,挣足了脸面。”

我的话,像魔鬼的诱惑,敲打着陈敬的心。

他是一个有抱负的官员,他不想一辈子只当一个循规蹈矩的工部侍郎。

他想往上爬。

而我,给了他一个梯子。

“好!”许久,他终于下定了决心,一拳砸在桌子上,“就按你说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