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数字幽灵”的传说: 在与一些基层员工闲聊时,张毅多次听到一个传言:公司内部网络里存在一个“数字幽灵”,一个极高明的黑客,能悄无声息地绕过所有安全协议,获取任何信息,甚至偶尔会修改一些无关紧要的数据,像是恶作剧,又像是展示力量。没人知道它是谁,是内部员工还是外部入侵。这个传说是否与本案有关?凶手是否就是这个幽灵?

频繁变动的遗嘱: 调查陈明远的私人律师发现,陈明远最近三个月内频繁修改遗嘱和巨额保险受益人,最终版本在一周前锁定,但这份最新遗嘱的内容却神秘消失了,律师处的电子和纸质备份都不翼而飞。最终受益人会是谁?这是否是凶杀的关键动机?拿走密码币和删除遗嘱的是否是同一个人?

异常的频率: 张毅的神经芯片对案发现场记录到的那段异常次声波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发现这段频率极其特殊,并非环境噪声,而是一种非常接近人体大脑阿尔法波(放松状态)的频率,但强度极低,常人无法感知。这种频率能否影响人的情绪或认知?陈明远是否在死亡前受到了某种影响?或者,这频率与办公室的某些设备有关?

头痛和幻觉愈发频繁地侵袭张毅。在又一次审视现场照片时,他眼前的影像突然扭曲——他看到那把匕首的倒影里,不是天花板,而是一串快速闪动的、二进制代码般的数字;听到的不再是寂静,而是无数细碎的、来自不同人的声音片段交织在一起,其中似乎有陈明远最后的叹息…

芯片在超负荷运转,试图从混沌中找出秩序。他知道,答案就隐藏在这些碎片之下,隐藏在这个由数据、谎言、人性构成的迷宫里。

他需要一次突破。

七、

张毅的偏头痛持续了整整一天,仿佛有钻头在他的太阳穴深处搅动。每一次疼痛的峰值,都伴随着那些诡异幻觉的碎片:滚动的代码、冰冷的金属光泽、齿轮的咔哒声…还有那双,安详得令人窒息的眼睛。

他把自己关在临时征用的新星科技会议室里,白板上写满了线索、时间线和问号。抑制剂的效果正在减退,神经末梢如同暴露在空气中般敏感。他知道,不能再这样被动地等待线索浮现,必须主动出击,即使这意味着要再次逼迫他那已超负荷的大脑。

他决定从两处最玄乎的线索入手:消失的密码币,和那异常的次声波。

密码币: 他调取了公司服务器上所有与那枚纪念密码币相关的资料。设计图、铸造记录、发放照片…它不仅仅是一个纪念品。设计之初,它就被赋予了一个小功能:币面上的俄语密码纹样,实际上对应着一个早期的替代密码算法(Substitution Cipher)。公司内网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一个古老的、几乎被遗忘的“彩蛋”页面,需要输入密码币上的密码纹样解码后的短语才能访问。这个彩蛋页面是公司初创期技术极客文化的遗留物,后来者大多不知。 陈明远是知道这个彩蛋的极少数人之一。他临终前握住密码币,是想传递信息?凶手拿走它,是为了掩盖这个信息? 张毅忍着剧痛,让芯片全力运算。他将照片中的密码纹样输入数据库进行比对、解码。古老的俄语字母在他脑中翻滚、重组…最终,解码出的短语是一句英文:“The Key is in the Past”(钥匙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