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砖窑的阴影里,牧云归数着口袋里仅剩的铜钱——七枚。这些钱连一顿像样的饭都买不起,更别提北上龙脊山的盘缠了。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曾经的牧家少爷,如今却要为几枚铜钱发愁。

"云生哥!"阿水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男孩气喘吁吁地跑进砖窑,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我打听到了!那个蓝头巾行商住在村东头的老槐树旁,明天一早就走。"

牧云归点点头,将铜钱收回口袋:"阿水,这附近有什么活计能赚钱?"

阿水歪着头想了想:"码头搬货一天能挣二十文,但太累;茶馆跑堂包吃住,但得签长契..."男孩突然压低声音,"云生哥,你不会真想去干活吧?"

"总得想办法。"牧云归苦笑一声。他摸了摸藏在衣服下的龙脊刀,这把传家宝刀如今成了他唯一的依靠,却也是最大的负担——既不能卖,也不能轻易示人。

第二天黎明,牧云归换上周婆给他补好的粗布衣裳,用煤灰抹黑了脸,跟着阿水来到码头。晨雾中,十几个苦力已经排成长队,等着工头派活。

"新来的?"工头是个满脸横肉的壮汉,眯着眼打量牧云归,"看着不像干活的料。"

"我力气大。"牧云归挺直腰板。虽然身形瘦削,但连日练刀让他的手臂比同龄人结实许多。

工头嗤笑一声:"行啊,扛一袋米我看看。"

牧云归走到码头边,那里堆着半人高的米袋,每袋少说百斤。他深吸一口气,弯腰抱住一袋,腰腿同时发力——米袋稳稳当当地扛上了肩。工头挑了挑眉:"有点意思。一天十五文,干不干?"

"二十文。"牧云归直视工头的眼睛,"我一人能顶两个。"

工头大笑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有胆量!就二十文,但得干满十天。"

牧云归咬了咬牙:"三天。"他不能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

"五天,不能再少了。"工头伸出五根粗短的手指,"包一顿午饭。"

"成交。"牧云归将米袋扛上船,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为生计奔波的劳作。

码头的工作远比想象中辛苦。从日出到日落,他扛着沉重的货物在船与仓库间往返,汗水浸透了衣衫,肩膀磨出了血泡。午饭时,他蹲在角落里狼吞虎咽地吃着粗粝的饭团,听着其他苦力闲聊。

"...听说没?城里又有人被锦衣卫抓了..."

"嘘,小点声。这年头,说错句话都能掉脑袋..."

"我侄子在衙门当差,说是在查什么刀..."

牧云归的手顿了一下,继续埋头吃饭。下午的活更重,一艘满载生铁的货船到港,每块铁锭都有百五十斤重。到日落时,他的手臂已经抖得拿不住筷子,腰背酸痛得直不起来。

"小子,还行吗?"工头数出二十文钱,在手里掂了掂。

牧云归伸手去接,工头却突然收回了手:"听说,你在打听锦衣卫的事?"

寒意顺着脊背窜上来。牧云归强自镇定:"只是好奇。"

工头眯起眼睛,慢慢将铜钱放在他掌心:"好奇心会害死猫。明天别来了。"说完转身就走。

阿水不知从哪儿钻出来,紧张地拉住牧云归的袖子:"云生哥,咱们快走!工头和衙役有勾结,经常告密领赏钱!"

牧云归握紧那二十文钱,跟着阿水迅速离开码头。夜色渐浓,两人躲在一处废弃的磨坊里,阿水从怀里掏出两个馒头:"我从家里偷的,你快吃。"

牧云归掰开馒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天的劳作让他饥肠辘辘,连平时嫌弃的粗粮此刻也成了美味。

"云生哥,接下来怎么办?"阿水忧心忡忡地问,"工头可能已经去告密了。"

牧云归数了数身上的钱——二十七文,加上周婆昨天给的五文,总共三十二文,远远不够北上所需。他沉思片刻:"阿水,那个蓝头巾行商,他运什么货?"

"丝绸、茶叶什么的..."阿水突然瞪大眼睛,"你不会想..."

"只是打听消息。"牧云归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带我去见他。"

蓝头巾行商住在村东头一间独门小院。阿水带着牧云归绕到后院,指了指亮着灯的窗户:"那就是他的房间。云生哥,你千万小心!"

牧云归点点头,悄无声息地靠近窗户。透过窗缝,他看到蓝头巾正和一个黑衣人低声交谈。那人背对着窗户,看不清面容,但腰间佩刀的样式让牧云归瞳孔一缩——东厂番子的制式绣春刀。

"...消息可靠吗?魏公公真要亲自南下?"

"千真万确。据说龙脊刀有了新线索..."

"那个牧家小子还没找到?"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那把刀绝不能..."

牧云归屏住呼吸,慢慢后退。就在这时,一块瓦片被他踩碎,发出清脆的响声。

"谁?!"屋内传来一声厉喝。

牧云归一把拉起阿水:"跑!"

两人在狭窄的巷道中狂奔,身后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呼喊声。转过几个弯后,牧云归拉着阿水躲进一个臭气熏天的猪圈,屏息凝神。追兵的脚步声由近及远,最终消失在夜色中。

"云生哥..."阿水吓得浑身发抖,"那是东厂的人!"

牧云归握紧了拳头。情况比他想象的更糟——魏公公亲自南下,东厂番子四处搜寻,而他身无分文,连个安全的落脚处都没有。

"阿水,你回家去。"他沉声道,"最近别来找我了。"

"那你怎么办?"

牧云归望向远处的山影:"我有我的路要走。"

送走阿水后,牧云归回到砖窑,取出藏在砖缝里的龙脊刀。刀身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光,仿佛在回应他的决心。他抚摸着刀身上的纹路,突然感到一丝异样——刀柄处的螺旋纹路似乎在微微发烫。

"刀魂共鸣..."牧云归想起刀谱上的记载。他尝试按照刀谱上的方法,将内力注入刀柄。龙脊刀发出一声轻微的嗡鸣,刀身上的纹路亮了一瞬,随即恢复如常。

这一夜,牧云归辗转难眠。码头的劳作、东厂的追查、龙脊刀的反应...这一切像一团乱麻,而他能抓住的线索少得可怜。唯一确定的是,他必须尽快离开这里,北上龙脊山。

但首先,他需要更多的盘缠——而这一次,或许要用些非常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