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孔桦身上。万金抬头,正好对上他的视线 —— 男人的眼睛很亮,像盛着星光,看到她手中画着算法流程图的纸时,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变成了温和的笑意。
“我是项目组算法负责人万金。” 万金站起身,伸出手,“抱歉,现在项目有点紧急,可能要让你等一会儿。”
“没关系,我可以在旁边等,不打扰你们。” 孔桦笑着摇头,没有过多打扰,找了个角落的空位坐下,打开画板,安静地勾勒着什么。
万金重新投入工作,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孔桦的安静没有让她分心,反而让她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些 —— 他身上有种很特别的气质,像外婆作坊里的蚕丝,温和又有力量,让人心安。
凌晨一点,万金终于完成算法调整。按下 “运行” 键,屏幕上的绒花 3D 模型缓缓加载,每一片花瓣的纹理都清晰可见,转动视角时流畅无卡顿。项目组的人欢呼起来,赵宇激动地拥抱了万金:“你真是救星!明天的 demo 肯定没问题了!”
万金笑着揉了揉发酸的肩膀,转头看向角落 —— 孔桦竟然还在,他靠在椅背上睡着了,画板上放着一幅未完成的素描,画的正是她刚才专注调试代码的模样,旁边还画了一朵小小的绒花,笔触细腻温柔。
万金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她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拿起自己的外套,小心地盖在孔桦身上。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脸上,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看起来格外柔和。
她不知道,这个深夜闯入的、带着画板的非遗馆对接人,会成为她未来职场与生活中,最温暖的意外。
第二章 职场分歧与绒花里的默契
第二天的 demo 演示很成功。当非遗馆的负责人戴上 VR 眼镜,看到虚拟场景里的绒花匠人指尖翻飞、蚕丝渐变成白玉兰花时,激动得红了眼眶:“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让年轻人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非遗的温度!”
项目顺利推进,万金和孔桦的接触也多了起来。孔桦不仅负责提供视觉参考资料,还会给项目组讲解非遗技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 比如绒花的 “一绒二粉三描金” 工序,苏绣的 “虚实针” 技法,这些专业知识,让技术组的数字化建模更贴合非遗本质。
“绒花的劈丝很关键,一根蚕丝要劈成四十八根细绒,才能做出花瓣的通透感。” 一次讨论中,孔桦拿着绒花样品,耐心地给万金讲解,“你们建模时,要是能在花瓣边缘加一层半透明的‘细绒’效果,会更还原真实绒花的质感。”
万金点点头,立刻在笔记本上记下:“我可以调整材质渲染算法,加入‘细绒’的光影反射逻辑,让虚拟绒花既有立体感,又有通透感。”
两人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万金会根据孔桦提供的技艺细节优化算法,孔桦也会根据数字化的需求,补充更精准的视觉资料。有时候,他们会在公司楼下的咖啡馆讨论到很晚,从绒花的历史聊到数字技术的未来,从职场的困惑聊到生活的理想,不知不觉间,彼此的心里都泛起了不一样的涟漪。
然而,这种默契很快就被打破。赵宇看到万金和孔桦走得越来越近,心里很不舒服 —— 他一直想追求万金,还指望通过 “非遗数字展厅” 项目晋升总监,可万金不仅对他的示好无动于衷,还和外部对接人越走越近,这让他产生了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