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褚砚没再应声,只是专注地吃着碗里的米饭。只有他自己知道,平静的躯壳下,那潭死水是如何在瞬间被投入巨石,掀起滔天巨浪!海边团建?月中?好,很好。真是…太合适了。

深夜。书房门紧闭。

褚砚坐在电脑前,屏幕幽蓝的光映着他冷硬的侧脸。键盘被他敲得飞快,发出急促的哒哒声。他入侵了桑渝公司的内部邮件系统。权限对他而言形同虚设。

很快,他找到了那份关于下月度海边团建的详细通知邮件。时间:下月15号至17号,三天两晚。地点:云涯度假酒店。人员名单:桑渝赫然在列,后面标注着“可带家属”。

他关掉邮件窗口,打开另一个复杂的界面,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调出一个城市的详细卫星地图。比例尺不断放大,最终聚焦在云涯度假酒店所在的海岸线区域。

他的目光,像最精准的猎鹰,锁定在酒店后方那条蜿蜒陡峭的、通往附近礁石观景点的沿海小路上。那是条单行道。一边是山壁,一边是悬崖。靠悬崖那边,只有一排低矮的、象征性的水泥墩和生了锈的链条护栏。地图上清晰地标注着:事故高发路段。

褚砚拿起手机,拨通一个号码。响了两声,对方接通。

“是我。”褚砚的声音透过电流,带着冰冷的金属质感,“下个月15号到17号,云涯度假酒店。帮我搞一辆车。老规矩,查不出根的那种。另外,酒店附近沿山那条险路的监控…”

他顿了一下,目光落在屏幕上那条被标注成危险红色的沿海小路上。

“我要它们在那几天,”他一字一顿,清晰而冷酷,“彻底‘休息’。”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随即利落地回了一个字:“懂。”

褚砚挂断电话。书房里只剩下电脑风扇低沉的嗡鸣。他向后靠在椅背上,闭上眼。黑暗中,他似乎听到了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沉闷而有力。

第四章

周崎这段时间感觉像踩在云上。他那个挂名的皮包公司突然走大运,连着谈成了两笔“大买卖”。虽然过程有点蹊跷,对方仿佛格外“信任”他,条件优厚得不像话,资金流水大得让他自己都心惊肉跳。但钱是真金白银进来了。

他换掉了那辆开了几年的宝马X3,提了辆崭新的保时捷卡宴。深灰色,流线型车身在阳光下闪着冷硬的光。他拍了几张照片,特意选了带方向盘上保时捷盾形标志的特写,发朋友圈:“新伙伴,新征程。”

收获点赞无数。当然,他也特意设置,没让桑渝看见。

这天下午,他开着新车,心情极好地去赴一个“重要客户”的约。地点在一个私密性很好的私人会所。客户是“中介”介绍的,据说背景深厚,能带来更大的“机遇”。

包间里。客户姓李,四十多岁,微胖,笑容可掬,眼神却透着生意人的精明。几杯酒下肚,气氛热络起来。

“周老弟年轻有为啊!”李总拍着周崎的肩膀,“最近这两单,做得漂亮!干净利落!”

周崎被捧得有些飘飘然:“李总过奖!都是朋友给面子!”

“朋友?哈哈!”李总意味深长地笑,“我看周老弟是‘上面’有人吧?这两单的量,这走账的速度…啧,一般人可玩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