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巷口的雨越下越密,打在玻璃窗上发出 “沙沙” 的响。老座钟 “当” 地敲了九下,林伯起身泡了杯热茶,端到小满面前:“喝点暖的,别着凉。”

女孩抬头笑了笑,露出两颗浅浅的梨涡:“谢谢林伯。” 她捧着搪瓷杯,指尖在杯壁上轻轻划着,忽然指着诗集里的一句问:“‘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林伯,你说叶芝写这句的时候,是不是也想起了某个人?”

林伯愣了愣,目光落在柜台后的相框上 —— 那是他和秀琴的结婚照,照片里的秀琴穿着碎花衬衫,手里捧着本《唐诗三百首》。“应该是吧,” 他轻声说,“就像我每次看到这本《牡丹亭》,都会想起你秀琴婶。” 他从最上层书架抽出本蓝布封面的书,封面上有个小小的 “琴” 字印章,“她年轻时最爱读‘良辰美景奈何天’,说这句子里藏着过日子的滋味。”

小满凑过来看那本书,指尖轻轻碰了碰封面的印章:“秀琴婶一定很温柔吧?”

“是个急脾气,却总护着我。” 林伯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当年我非要盘这书店,家里人都反对,就她偷偷把嫁妆钱拿出来给我。第一次进书的时候,我们俩推着板车走了二十里路,她脚磨破了都没说疼,还说‘以后咱们的书店,要装满全世界的故事’。”

雨丝渐渐疏了,阳光从云缝里漏出来,落在绿萝的叶子上,映出细碎的光斑。小满拿出笔记本,铅笔在纸上轻轻划着,林伯探头看了一眼,只见纸上画着书架的一角,蓝布封面的《牡丹亭》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印章。

“画得真好。” 林伯忍不住夸了句。

女孩脸一红,把笔记本合起来:“我只是觉得,这里的每样东西都有故事。”

2 遗落的绿皮本

那场雨下了三天。第三天傍晚,云层终于裂开道缝,橘红色的晚霞从巷口漫进来,把书店的青石板染成了暖黄色。小满收拾东西准备走时,巷口突然传来赵婶的喊声:“小满!你妈刚才打电话,说你爷爷来了,让你赶紧回家!”

女孩一听就慌了,抓起帆布包往肩上一甩,几乎是跑着冲出门,连放在藤椅上的深绿色笔记本都忘了拿。林伯听见动静抬头时,只看见蓝衬衫消失在巷口的拐角,藤椅上孤零零地躺着那本笔记本,封面上的书店木门在晚霞里泛着浅褐色的光。

他走过去拿起笔记本,指尖刚碰到硬壳封面,就觉得手感不一样 —— 不是普通的硬纸板,而是带着细纹路的牛皮纸,边角被磨得有些软。翻开第一页,是用钢笔写的 “小满的写生簿”,字迹娟秀,旁边还画了朵小小的桂花。

往后翻,每一页都是书店的角落。有清晨阳光斜照在书架上的样子,金色的光带里飘着细小的尘埃;有午后藤椅上的椅垫,浅灰色的毛线里缠着根绿萝的藤蔓;还有柜台后的老座钟,钟面上的指针刚好指向 “3”,旁边写着 “今天林伯煮了菊花茶”。最末一页画的是林伯擦玻璃的侧影,他穿着藏青色的旧外套,手里拿着块抹布,窗外的雨丝细细密密,下面写着一行小字:“这里的时光会呼吸。”

林伯的手指在那行字上顿了很久,眼眶忽然有点发潮。他守这书店三十年,见过太多来来回回的人,有人为了找一本绝版书跑遍全城,有人只是进来躲躲雨就匆匆离开,却从没人像小满这样,把书店的日常画进本子里 —— 那些他早已习以为常的晨光、雨声、钟鸣,在女孩的画笔下,竟成了会呼吸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