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声开口:“周主任,能不能让患者做个肌电图?我觉得可能是神经受压的问题,不是神经官能症。”
周主任愣了一下,抬头看我:“神经受压?哪里受压?他的症状是胸口疼,跟神经有什么关系?”
男人也有点疑惑:“我疼的是胸口,不是胳膊啊。”
“胸廓出口综合征会导致神经受压,疼痛可能放射到胸口,尤其是尺神经受压的时候,还会出现手部的症状,比如虎口处的色素沉着和手指僵硬。”我指着男人的左手虎口,“您看这里,有块褐色印记,这可能是长期神经受压导致的皮肤色素改变,而且他刚才握拳的时候,手指关节有点僵硬,这也是神经受压的表现。”
周主任凑过去看了看男人的左手,眉头微微皱起:“色素沉着确实有,但胸廓出口综合征一般会有手臂麻木、无力的症状,他没提啊。”
“早期可能只有疼痛放射,麻木无力的症状不明显,而且他的疼痛跟体位有关,晨起和久坐时加重,正好符合胸廓出口解剖结构受压的情况——睡觉时如果姿势不对,或者久坐时含胸驼背,都会压迫胸廓出口处的神经和血管。”我尽量把脑子里的信息转化成专业的表述,生怕说错一个字。
男人听了,突然眼睛一亮:“对!我早上起床的时候,要是侧着睡,疼得更厉害,而且有时候左手会有点发麻,只是不严重,我没当回事!”
周主任的表情严肃起来,她放下笔,重新给男人做了查体,这次特意检查了男人的手臂和颈部:“你抬手,举过头顶,再放下,疼不疼?”
男人照做,抬手的时候胸口疼明显减轻,放下的时候又加重了。周主任点点头,若有所思:“看来还真有可能是胸廓出口综合征。小张,你怎么想到这个的?这个病在门诊不算常见,而且症状容易跟心脏问题混淆。”
我心里咯噔一下,又开始编理由:“我之前在书上看过一个病例,跟他的症状有点像,也是胸口疼,最后查出来是胸廓出口综合征,所以刚才看到他手上的色素沉着,就想到了。”
周主任没再多问,只是对男人说:“先去做个肌电图,明确一下神经受压的程度,如果确诊了,就先调整工作姿势,别久坐,多活动肩膀和颈部,要是效果不好,再考虑进一步治疗。”
男人拿着化验单出去的时候,特意跟我说了声“谢谢”,语气里满是感激。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点发烫——原来用自己的“能力”帮到别人,是这种感觉。
可我还没高兴多久,周主任突然开口:“小张,你在急诊室那个布鲁氏菌病的病例,我听说了。刚才这个患者,你又能准确判断,你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方法?”
我心里一紧,赶紧摇头:“没有没有,就是运气好,正好看到过类似的病例。”
周主任看了我一眼,没再追问,但眼神里的疑惑却没消失。我知道,一次是运气,两次是巧合,可如果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人发现不对劲。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门诊来了个特殊的患者——一个十岁的小男孩,由父母抱着进来,孩子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嘴唇发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