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一次上的是一台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手术,患者是个五十多岁的女性,术前检查一切正常,赵主任制定的手术方案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手术开始后,我站在旁边,递器械、吸积液,尽量让自己显得熟练。赵主任的动作很精准,分离胆囊三角的时候,几乎没怎么出血。眼看手术就要顺利结束,突然,患者的血压开始下降,从120/80mmHg掉到了90/60mmHg,心率也快了起来,监护仪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怎么回事?”赵主任停下手里的动作,眉头紧锁,“术中出血不多,怎么会血压下降?”

麻醉医生立刻检查气管插管,确认没问题后,说:“可能是过敏性休克?但术前已经用了抗过敏药,而且患者没有过敏史啊。”

护士赶紧准备升压药,手术台周围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我看着患者的监护仪,又看了看手术视野——胆囊已经切除,创面止血很彻底,确实没有明显出血。可就在这时,我注意到患者的腹壁皮肤有点发红,而且刚才递器械的时候,我碰到了患者的手臂,皮肤温度比正常手术中要高一些。

脑子里的“声音”骤然响起,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急促:“诊断:术中急性肺栓塞,非过敏性休克。依据:患者术前长期卧床(胆囊结石疼痛导致活动减少),血液高凝状态,术中体位改变诱发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腹壁皮肤潮红为应激反应。需立即停止手术,行床旁超声心动图,静脉注射溶栓药物,紧急转入ICU。”

肺栓塞?我心里一惊,这病在手术中发作死亡率极高,而且症状容易和过敏性休克混淆,要是按过敏处理,根本没用。

“赵主任!不是过敏,是急性肺栓塞!”我几乎是喊出来的,声音都在发抖,“患者术前因为疼痛活动少,可能形成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刚才手术体位变动,血栓脱落堵了肺动脉!快停止手术,查床旁超声,用溶栓药!”

手术室里瞬间安静,所有人都看着我。赵主任的脸色沉了下来,手里的止血钳顿在半空:“张默,你胡说什么?肺栓塞要有胸痛、咯血,患者没有这些症状,而且术前下肢超声没发现血栓!”

“术前超声可能漏诊微小血栓!”我急得手心冒汗,指着监护仪上的血氧饱和度,“您看,血氧已经掉到88%了,再耽误就来不及了!急性肺栓塞早期不一定有咯血,先溶栓再查,不然患者撑不住!”

麻醉医生也犹豫了:“赵主任,血氧确实在降,要不先按肺栓塞处理?溶栓药我们这儿有,床旁超声也能马上叫人来。”

赵主任盯着监护仪看了几秒,又看了看我紧绷的脸,突然咬牙:“好!听你的!立刻停止手术,关腹!麻醉科准备溶栓药,叫超声科紧急来手术室!”

护士和助手立刻行动,赵主任亲自关腹,动作比刚才快了一倍,汗水顺着他的额角往下滴。我站在旁边,手心全是汗,心里不停祈祷——千万别错,千万别错。

十分钟后,超声科医生推着机器进来,床旁超声显示:患者右肺动脉主干可见血栓影,右心扩大,符合急性肺栓塞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