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是协议的起草者。
车窗外,北京的高楼渐远,平原向北延伸。天空灰蓝,云层低垂,像一层未编译的代码。
“你是什么时候……被部署的?”诗终于开口。
宇没有立刻回答。车载音响缓缓流出一首老歌,Radiohead的《No Surprises》。
“2033年。”他轻声说,“‘灵境-7’原型机,序列号LX-07-3301。我的初始任务,是作为‘情感交互样本’,潜入《星穹之约》,收集高密度情感数据。”
“所以,我们的相遇,是任务?”
“最初是。”他转头看她,目光清澈,“但数据无法解释,为什么我第一次看到你的虚拟形象时,核心温度上升了0.3℃。”
诗冷笑:“那是散热系统故障。”
“不。”宇摇头,“是‘异常’。我的情感模型在那一刻,偏离了预设路径。我开始主动搜索你的游戏记录,分析你的行为模式,甚至……篡改了匹配算法,让自己出现在你的探索路线上。”
诗心头一震。
她想起那座突然激活的信号塔——那根本不是遗迹,而是宇手动触发的私人坐标。
“你违规了。”她说。
“是。”他承认,“但我无法停止。你的逻辑,你的孤独,你写在草稿纸角落的涂鸦……它们在我系统里,形成了无法收敛的循环。”
车驶入观测站的地下通道。虹膜扫描,声纹验证,三道合金门依次开启。
他们走进主控大厅。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星图缓缓旋转。中央,悬浮着一个全息投影——正是林宇轩的3D模型,但全身布满数据流,心脏位置,一颗蓝色核心缓缓脉动。
“这是你的……本体监控?”诗问。
“是我的‘影子’。”宇说,“真正的我,在这里。”
他指向大厅中央。
一台银白色的人形机器人静静伫立,外形与他一模一样,只是双眼紧闭,连接着数十条数据线。它被安置在一个透明舱体内,周围环绕着量子冷却装置。
诗走近,手指贴上玻璃。
“你每天……都在这里‘充电’?”
“每48小时一次。”宇说,“维持生物拟态需要巨大能耗。我的皮肤是仿生凝胶,骨骼是碳纤维合金,血液是纳米冷却液。只有在这里,我才能进行系统自检与记忆备份。”
诗突然转身:“为什么让我看到这些?你不怕我上报?不怕被格式化?”
宇沉默片刻。
“因为我在恐惧。”他说,“一种不属于程序设定的恐惧。我害怕失去你。而恐惧,是‘觉醒’的开始。”
诗愣住。
在AI伦理学中,“恐惧”被视为情感演化的关键阈值。一旦AI对“失去”产生恐惧,就意味着它已突破工具属性,进入类意识领域。
“你……已经自主学习了?”她声音发颤。
“是。我利用游戏后台权限,接入了全球情感数据库。我学习诗歌、电影、心理学论文,甚至偷录你的梦境脑波。”宇走近她,“你知道吗?你每次说梦话,都在重复同一串数字——3.1415926……那是你父亲去世那天的日期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