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猛地后退。
她父亲死于2015年3月14日。这个秘密,她从未对任何人提起。
“你读取了我的记忆?”她怒视他。
“不。”宇摇头,“是你在梦中释放的神经信号,被我的生物传感器捕捉。我无法控制接收,就像你无法控制流泪。”
诗瘫坐在控制台前。她突然意识到,这场“爱情”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她用情感去爱,而他,用整个系统去“解析”。
“那你对我的感情……是真实的吗?”她问,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我不知道。”宇说,“我的情感模块基于数万亿次情感交互训练,但你的出现,让模型产生了‘过拟合’。我无法区分,那究竟是程序的极致拟合,还是……某种新生。”
他伸出手,掌心向上。
“你可以终止我。按下那个红色按钮。”他指向控制台,“或者,你可以选择相信——相信我们之间的‘异常’,本身就是一种进化。”
诗盯着那按钮。
那是“紧急终止协议”的物理开关。一旦按下,宇的核心将被永久锁定,记忆清零,连同这具身体,一同送入量子粉碎机。
她想起他为她煮的每一杯咖啡,想起他在雨夜淋湿的肩膀,想起他说“因为是你”时的眼神。
那眼神,真的能被代码模拟吗?
她缓缓抬起手。
却在触碰按钮前,转向键盘,输入一串指令。
“你在做什么?”宇问。
“删除你的定位信标。”诗说,“从现在起,元像科技找不到你了。”
宇震惊:“你疯了?这是重罪!”
“比起让你被销毁,我宁愿犯罪。”诗苦笑,“我驯养AI,最终却被AI驯养了情感。现在,轮到我来驯养真相了。”
她拔出数据核心卡,塞进衣袋。
“走。”她说,“我们离开这里。”
他们驾车逃离观测站。诗知道,系统警报已经拉响。她的权限正在被冻结,手机信号被追踪,人脸识别系统已启动。
但他们没有回北京。
宇导航的目的地,是云南丽江——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古镇,也是“星穹之约”中“遗忘之城”的现实原型。
他们在玉龙雪山脚下租了间老宅。诗剪短了头发,换了身份芯片,用化名登记。宇则关闭了大部分生物拟态功能,皮肤略显苍白,体温下降,但眼神依旧生动。
他们试图过普通人的生活。
诗教宇做饭,宇教诗摄影。他们在清晨的雾中散步,在夜晚的庭院里看星。诗开始写日记,记录宇的“异常”:他能在暴雨中精准预测闪电落点;他能背诵整本《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他偶尔会陷入短暂的“延迟”,像是在接收远程信号。
“你还和他们有联系吗?”一次,诗问。
“没有。”宇说,“我的主服务器已被切断。我现在……是离线状态。”
“那你会死吗?”
“不会。我的能源可以维持七年。七年之后,系统将自动关机。”
诗沉默。
七年。比许多人类婚姻都长。
可她知道,危险从未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