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沈清辞没想到他会关心这些,愣了一下才回道:“回大人,不重,都是分内之事。” 顾晏之 “嗯” 了一声,没再说话,继续搅动着莲子羹。书房里静得只剩下勺子碰撞碗壁的声音,沈清辞站在一旁,只觉得时间过得格外缓慢,心跳也越来越快。

又过了片刻,顾晏之放下勺子,对小厮道:“让她回去吧,以后若是晚了,便不用等在这里。” 小厮应了声 “是”,沈清辞连忙躬身行礼,转身快步离开。走出主院,她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晚风一吹,竟有些发凉。

回到偏院,沈清辞躺在床上,辗转难眠。顾晏之的模样在她脑海中反复浮现,他的冷漠,他的疲惫,还有他那句不经意的关心,都让她心绪不宁。她恨顾晏之,恨他毁了沈家,可今日近距离接触后,她又觉得这个人似乎并非她想象中那般十恶不赦。

“阿辞,你在想什么?” 同屋的姑娘见她翻来覆去,轻声问道。沈清辞回过神,连忙道:“没什么,只是有点冷。” 她说着,拉过被子盖住自己,闭上眼睛,强迫自己不再去想顾晏之。她告诉自己,无论顾晏之是什么样的人,他都是沈家的仇人,她绝不能动摇,复仇才是她唯一的目标。

可有些情绪,一旦生根,便难以轻易拔除。从那以后,沈清辞总能偶尔遇到顾晏之。有时是在庭院里,他正与人议事,看到她路过,会微微点头;有时是在走廊上,他拿着书卷,会随口问她一句 “针线房的活计忙不忙”;甚至有一次,她不小心打翻了绣篮,顾晏之恰好经过,还伸手帮她捡起了掉落的绣线。

每一次接触,都让沈清辞心中的矛盾更深一分。她既希望能多接近顾晏之,寻找复仇的机会,又害怕自己会在这一次次的接触中,忘记家人的血海深仇。她看着顾晏之处理公务时的专注,看着他偶尔对着庭院里的花草失神,看着他对下人的宽容,心中那道仇恨的防线,似乎正在一点点松动。

这日,刘嬷嬷突然来找她,说顾晏之身边的小厮来传话,让她往后每日去主院书房伺候笔墨,不用再去针线房了。沈清辞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又惊又喜 —— 惊的是顾晏之竟会如此安排,喜的是她终于有机会靠近书房,寻找证据。可与此同时,她又生出一丝不安,她怕自己再这样下去,会彻底沦陷在这份不该有的情愫里。

她深吸一口气,整理好衣襟,一步步走向主院书房。廊下的玉兰花开得正盛,白色的花瓣落在她的肩头,带着淡淡的香气。她抬起头,看着书房那扇紧闭的门,心中默念:沈清辞,记住你的使命,莫要忘了血海深仇。可指尖的颤抖,却暴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 这场以复仇为名的潜伏,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会是一场痛苦的纠缠。

第二章 真相浮现,爱恨交织

晨光透过窗棂,洒在顾府书房的青砖上,映出细碎的光斑。沈清辞提着铜制的暖炉,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炉中炭火燃得正好,散发出温暖的气息。顾晏之已经坐在案前,身着月白色常服,手中捧着一卷书,晨光落在他的侧脸,柔和了他平日里冷硬的轮廓。

“大人,晨间寒凉,奴婢给您添了暖炉。” 沈清辞将暖炉放在案边,声音轻柔,目光却下意识地扫过案上的书卷 —— 那是一本关于刑律的典籍,书页间夹着一张素色书签。这些日子在书房伺候,她早已将这里的布局摸得一清二楚,书架上的书籍按经史子集分类,最内侧的柜子上了锁,想来是存放重要卷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