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周凯晃晃悠悠地站起来,眼神空洞,像是被掏空了一大块,但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感的确减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疲惫和麻木。

他嘟囔了一句“谢谢”,脚步虚浮地离开了这间隐蔽的工作室。

门轻轻合上。

工作室里只剩下仪器低频运行的嗡鸣。

林修然脸上的职业性冷漠慢慢褪去,露出一丝疲惫。他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那个古老的罗盘上。

这个罗盘是他师父传下来的,比其他折旧师用的现代情绪计量仪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功能。

比如边缘那一圈几乎被磨平的、刻度精细到变态的总量微观测度盘。师父当年总说这是“老祖宗看着这世界的眼睛”。

此刻,那只“眼睛”的指针,并未完全归零,而是停留在了一个极其微小的负值刻度上。

林修然的眉头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每次操作,理论上输入的情绪总量和提取出的情绪产物总量应该守恒。

但最近几个月,他总感觉最终输出产物的“量”似乎比预期少了那么一丝丝,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流转过程中被无声无息地磨蚀掉了。

以往他都归咎于仪器误差或操作中的自然损耗。

但这次,差值似乎比以往更明显了一点。

他的目光转向桌上那两瓶新鲜出炉的“商品”。

那瓶高纯度的悲伤,浓稠得几乎化不开。而那小瓶残余的爱恋,色泽黯淡,微弱得可怜。

不知道哪个倒霉蛋会买走这点可怜的玩意儿。

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不再深究那微小的差值,转身开始清理仪器。他需要尽快把这些“货”出手。

妹妹乐乐这个月的基础情绪维持剂,又快吃完了。那玩意儿,可不便宜。

2 愤怒抛光,平静上架

“蜃楼”不在任何一张城市地图上。

它可能藏匿于废弃地铁隧道的尽头,可能依托于某个大型服务器的冗余数据链路,甚至可能只是特定频率下光影与声波共同构筑的集体幻觉。

进入需要引荐,更需要一点对“异常”的敏锐感知。

林修然提着一个不起眼的保温箱,穿过一段渗着水渍、涂鸦斑驳的隧道。

空气里旧尘和臭氧的味道越来越浓,隐约能听到前方传来模糊的、混杂着各种语言的嗡嗡声。

拐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

没有金碧辉煌,更像一个光怪陆离的跳蚤市场或地下酒吧。

一个个简陋的摊位或虚拟光屏错落分布,散发着不同色泽的微光。

摊主们形色各异,有的裹在宽大斗篷里,有的则穿着不合时宜的华丽服饰,更多的则是像林修然这样尽可能低调的普通人。

空气中弥漫着复杂的气味:刺鼻的化学试剂味、甜腻的香氛、若有似无的血腥气、还有各种难以名状的、能直接撩拨心绪的味道——那是未经妥善封装的情绪残渣散发出的气息。

“新鲜出炉的‘豁达’,来自一位看球赛主队惨败但很快看开的哥们儿!保质期短,量大管饱!”

“求购‘精准的专注’,学术研究用,纯度要求90%以上,价格好商量!”

“少量‘暗恋的羞涩’,少女源头,绝对纯净,欲购从速!”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窃窃私语声交织在一起,交易着人类最内在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