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窗外的雨还在下,弄堂里的积水倒映着铺子里的暖光。陈默看着那些转动的齿轮,想起奶奶临终前没能接通的电话,想起电话里邻居说“奶奶一直念着你的名字”,心口的钝痛翻涌上来。他攥紧了口袋里的毛线团,指节泛白。

“借……借十分钟。”陈默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我想接那通电话,哪怕只是说一句‘奶奶,我在’。”

林砚之拿起那只怀表,拧动发条,“咔嗒”一声轻响。铺子里所有座钟的指针忽然开始逆时针转动,琉璃灯的光影变得模糊,陈默只觉得眼前一晕,耳边响起熟悉的手机铃声——是奶奶常用的那首《茉莉花》。

他下意识地摸出手机,屏幕上跳动着“奶奶”两个字,时间显示:上周三,晚上八点十七分。

第一次借时·未说出口的再见

陈默的声音还带着颤,指尖在柜台玻璃上按出湿痕:“24小时,我要回到奶奶去世前一天。”

林砚之指尖悬在铜制怀表上方,抬眼看向他:“24小时,需抵押一段同等分量的记忆。你想用什么换?”

铺子里的座钟齐齐发出轻响,陈默想起奶奶下葬那天的场景。细雨冷得像针,他捧着奶奶的遗像,听着哀乐,连哭都发不出声。亲友拍着他的背说“节哀”,他却连奶奶最后穿的寿衣是什么颜色都记不清——那天的记忆,沉重得像浸了水的棉絮,却又模糊得抓不住。

“用奶奶下葬那天的记忆。”陈默深吸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林砚之颔首,转动怀表发条。齿轮咬合的脆响里,铺子里所有钟表的指针开始疯狂倒转,琉璃灯的光晕扭曲成漩涡。陈默只觉天旋地转,下一秒,鼻腔里便涌入熟悉的桂花香——那是奶奶院子里老桂树的味道。

“小默?你怎么回来了?”奶奶的声音从堂屋传来,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却清晰得像在耳边。

陈默猛地回头,看见奶奶正坐在竹椅上择菜,阳光透过树叶落在她花白的头发上,镀上一层暖光。他冲过去,一把攥住奶奶的手,那双手布满皱纹,却温热得让他眼眶发酸——上周他赶回来时,这双手已经凉得像冰。

“想您了,就回来看看。”陈默喉结滚动,把到了嘴边的“我怕再也见不到您”咽了回去。

奶奶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朵花:“傻孩子,前天才通的电话。”她指了指桌上的纸包,“知道你爱吃,昨天特意去巷口买的桂花糕,还没蒸透,等会儿给你热了吃。”

陈默看着那包桂花糕,鼻尖一酸。奶奶的桂花糕是一绝,糯米粉里混着新鲜桂花,蒸透后软糯香甜,他从小吃到大。可上回他回来奔丧,整理遗物时才发现,奶奶床头柜里还放着一包没拆封的桂花糕,是准备等他下次回家吃的。

“我来蒸!”陈默抢过纸包,钻进狭小的厨房。奶奶跟在后面念叨:“火别太急,蒸透才不粘牙,你小时候总嫌粘牙,吐得满桌子都是……”

陈默听着熟悉的唠叨,动作却顿了顿。他忽然想起,奶奶讲过好多次他小时候偷摘邻居枇杷的事,每次讲到“被王大爷追着跑三条街”就被别的事打断。这次,他一定要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