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还带着夏末的余温,梧桐叶在阳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A 大的迎新广场上挤满了人。叶南扛着半人高的行李箱,额角沁出薄汗,正费力地在人群里找计算机系的报到处,却没留神撞上了一个抱着摞书的女生。
“哗啦 ——” 几本《西方文学史》散落在地上,夹在书里的便利贴飘到叶南脚边。他慌忙蹲下身去捡,指尖刚碰到书页,就看见女生蹲下来的侧影:马尾辫垂在肩后,露出一截白皙的脖颈,睫毛很长,正专注地把散落的书拢到怀里。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落在她发梢,像是撒了一层细碎的金粉。
“对不起对不起,我没看路,没撞疼你吧?” 叶南把捡起来的书递过去,顺便把那张印着小雏菊图案的便利贴也还了回去。便利贴上是娟秀的字迹,写着 “周三下午 3 点,图书馆 302,和林晓一起整理文学社团资料”。
女生接过书,抬头冲他笑了笑,嘴角梨涡浅浅:“没事,我也没看路。你也是新生吗?看你这行李箱,像是刚到。” 阳光落在她眼睛里,像盛了星星,叶南愣了两秒,才点头说:“嗯,计算机系的叶南。你呢?”
“中文系,姜颜。” 她把书抱在怀里,又指了指不远处中文系的报到处,“我刚报完到,正准备回宿舍呢。”
那天之后,叶南总在校园里 “偶遇” 姜颜。清晨的食堂,她端着豆浆油条坐在靠窗的位置,晨光勾勒出她低头咬油条时柔和的侧脸;傍晚的操场,她和室友林晓一起散步,耳机线绕在手腕上,脚步随着音乐轻轻晃;就连周末的超市,他都能在零食区撞见她认真对比薯片口味的模样。每次遇见,叶南都会主动打招呼,姜颜也会笑着回应,可两人的对话总停留在 “吃了吗”“去上课吗”“这个薯片好吃吗” 这样的客套话里,再深一点,就没了下文。
“叶南,你是不是喜欢姜颜啊?” 晚上宿舍卧谈,室友陈阳戳了戳叶南的胳膊,语气里满是八卦。另外两个室友王浩和李哲也凑过来,耳机都摘了,等着听八卦。
叶南摸了摸鼻子,耳尖有点发烫:“就是觉得她人挺好的,想多了解了解。” 他其实早就想追姜颜了,可每次见到姜颜那双亮晶晶的眼睛,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生怕自己唐突了她,连普通朋友都做不成。
陈阳拍了拍叶南的肩膀,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兄弟,追女生得主动啊!你这样光偶遇有什么用,得制造机会跟她多接触。比如借学习的名义,或者跟她一起参加社团活动,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王浩也附和:“对,我听说中文系有个文学社团,每周都有活动,你可以去报名,说不定能跟姜颜一起做事。” 李哲则补充:“还可以送点小礼物,比如她喜欢的零食、奶茶,女生都吃这一套。”
叶南把室友的建议记在心里,开始默默行动。他先打听了姜颜的课程表,发现自己和姜颜居然选了同一门《大学语文》,而且还是同一个老师的课。这可把他高兴坏了,当天就去书店买了《大学语文》的辅导资料,还特意借了几本中文系的经典著作,恶补文学知识,就为了能和姜颜有共同话题。
第一次《大学语文》课,叶南提前半小时到了教室,选了一个靠后的位置 —— 既能清楚看到姜颜,又不会让她觉得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