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她的目光被桌上的一张照片吸引。那是一张泛黄的旧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笑容灿烂,身边站着一个温文尔雅的中年男人。照片的背景,似乎是一个挂着“前沿声学研究所”牌子的大楼。
她正想看得更仔细,林默已经走了出来,眼神冰冷地看着她。“网用好了吗?”
苏晴只好尴尬地道谢离开。但那张照片和“声学研究所”的名字,在她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几天后,林默的搜索程序有了结果。它在一个三年前被关闭的独立音乐人论坛的服务器废墟里,找到了一个匹配度高达99.8%的音频片段。
那是一首未完成的歌曲Demo,演唱者的名字叫“叶梓(Yè Zǐ)”。
林默点开播放,一段清澈如水晶的女声流淌出来。那声音里充满了生命力和一种独特的空灵感。然后,在歌曲的结尾,作为一种情绪的宣泄,叶梓发出了一声长长的,技巧性的尖叫。
就是这个声音。
频率、时长、甚至连声音中的微小瑕疵,都和他在脑中听到的那个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是,Demo里的尖叫是艺术,而他听到的是纯粹的恐惧。
有人拿走了叶梓的声音,抹掉了其中的艺术性,将它变成了一件折磨他的武器。
林默立刻开始搜索“叶梓”这个名字。结果让他心头一沉。
叶梓,新生代独立音乐人,以其独特的嗓音和才华崭露头角,被誉为“拥有天使之声的精灵”。然而,就在一年前,她突然人间蒸发。没有告别,没有预兆,社交媒体停止更新,经纪公司宣布解约,警方立案调查,但最终以失踪人口处理,不了了之。
一个失踪的歌手。一段被用作武器的尖叫。这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恐怖的联系。
他需要帮助。靠他一个人,无法调查一个失踪人口案件。他想到了警察,但他没有证据。那个声音无法被录下来,警察凭什么相信他?
这时,他想起了楼下那个叫苏晴的女记者。记者有他们的调查渠道,而且,她似乎对自己很感兴趣。
这一次,轮到他主动敲响楼下的门。
当苏晴看到门口站着的林默时,惊讶得说不出话。他看起来比上次更加憔悴,黑眼圈像是被人打了一拳。
“我需要你的帮助,”林默开门见山,声音沙哑。“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我正在被一个声音骚扰,一个女人的尖叫。而那个声音的主人,是一个叫叶梓的失踪歌手。”
他将苏晴请进自己的“无响室”,第一次向外人展示了他的世界。他播放了叶梓的歌,然后描述了他听到的那个被扭曲的、充满恐惧的尖叫。他展示了四个麦克风同时录下的“不可能的波形图”,以及那个“找到你了”的低语。
苏晴的记者本能被彻底点燃了。一个与世隔绝的音频天才,一个神秘的失踪女歌手,一段只存在于他脑中的“鬼魅”尖叫。这简直是年度最佳的悬疑故事素材。
“我凭什么相信你?”苏晴问,尽管她内心已经信了七分。
“你不用完全相信我,”林默说,“你只需要帮我调查叶梓的失踪案。如果她是正常失踪,那就算我疯了。但如果不是,那我们可能正在触碰一个非常可怕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