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才想起,原主赵磊确实干过不少荒唐事。
邻里之间哪能这么相处?
我赶紧让李叔准备点水果、米油,拎着就往李大爷家去。
敲了半天门,李大爷才开门,看见是我,脸立马沉了:
“你来干嘛?又想占我家地?”
“李大爷,我是来道歉的。”我把东西递过去,态度放得端正。
“之前扩建花园占了您家宅基地,是我不对,还说了不好听的话,您别往心里去。我已经让人安排了,明天就把占了您家地的那部分拆了,恢复原样。”
李大爷愣了愣,大概没料到我会这么说,脸色缓和了点,但还是没接东西:
“你真能拆?”
“肯定拆。”我指了指他家的屋顶,“我看您家屋顶的瓦片好像有点松,下雨天是不是漏雨?我让人顺便帮您修补一下,您看行吗?”
李大爷看了我半天,终于接过东西,叹了口气:
“哎,其实我也不是非要跟你们家闹僵,就是气不过那股蛮横劲儿。你要是真能这么做,那这事就算了。”
第二天,我让人准时去拆了花园的围栏,又找了装修队帮李大爷补屋顶。
李大爷站在门口看着,时不时还跟工人说两句注意安全,脸上终于有了笑模样。
没过多久,社区要办“邻里节”,居委会的人来问赵家要不要参加。
我一口答应,还主动报名组织活动。
活动那天,我让赵家的子弟都来帮忙。
赵小宇负责给小朋友发气球,赵婷帮着包饺子,就连之前总不服气的赵鹏,也跟着搬桌椅、搭帐篷。
有邻居小声跟我说:“以前总听说赵家的人傲气,没想到现在这么接地气。”
我笑着说:“都是街坊邻居,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邻里节之后,赵家的口碑好了不少。
有次隔壁张阿姨来找我,眼眶红红的,说她儿子高考失利,天天躲在屋里不说话,劝也劝不听。
我跟着张阿姨去她家,见着那个小伙子,坐在书桌前,面前堆着一堆复习资料,脸色蔫蔫的。
我坐在他旁边,跟他说:
“小伙子,我跟你说个事。以前有个叫蒲松龄的人,考了好多次科举都没中,但他没放弃,最后写了《聊斋志异》,成了有名的文人。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条路,不是唯一的路,就算没考好,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我又问了问他的兴趣,他说喜欢画画。
我就跟他说:“那可以试试学设计啊,现在的设计行业发展好,只要有本事,肯定能有出息。”
小伙子听着,慢慢抬起头,眼里有了点光。
后来张阿姨跟我说,她儿子报了设计培训班,状态好了不少,还总说要谢谢我。
张阿姨逢人就夸:“赵家现在是真变好了,赵磊这孩子,靠谱!”
年底的时候,社区评选“文明家庭”,赵家居然选上了。
领奖那天,我带着全家去了,站在台上,我看着台下的邻居们,说:
“以前我总以为,家里有钱就是豪门。现在才明白,邻里和睦、大家都认可你,才是真豪门。钱财再多,也不如好口碑传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