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我吸了口气,“这届管理层……太难带了。流程冗余,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他猛地转头看我,眼神在暗夜里锐利得像刀。“你说什么?”
“我说,”炭笔在我手里折断,“这朝廷,从上到下,都需要一次彻底的流程再造和KPI考核。”
死寂。他盯着我,像看一个疯子。或者怪物。
远处传来更鼓声。
他忽然弯腰,从墙角一堆乱草里捡起一份压皱的公文,塞入怀中。
“今晚之事,”他退向门口,阴影覆住他的脸,“若漏半字,冷宫,就是你的坟场。”
门轻轻合上。脚步声远去。
我滑坐在地,看着满墙的炭笔痕。
3 奏折试炼:四象限法与摘要便签
天刚亮。门外响起杂乱脚步声。
不是送饭的。几个太监抬着一口沉甸甸的木箱,放在院里。
为首的太监面无表情。“陛下口谕:着废后苏氏,三日内,将这些陈年旧牍,整理归置。”
箱子打开。是奏折。堆得满满当当,灰尘扑面。
太监们退出去,锁了院门。
老太监凑过来看一眼,倒抽冷气。“这……这都是积压的政务!这如何理得清?这是要寻由头治罪啊娘娘!”
我把箱子拖进屋里。打开第一本。冗长晦涩,通篇歌功颂德,核心事项埋在第末段。
我扯下里衣的布条,咬破手指。在布条上写:“急:北地雪灾请赈。建议:速拨粮,派专员督发放。”
第二本。边境摩擦。写:“重:边军械老旧。建议:巡检,换装优先边防。”
第三本。官员争功。写:“缓:人事纠纷。建议:归档,暂不处理。”
第四本。祥瑞进献。写:“轻:无用。建议:驳回。”
血不够用。我找来烧剩的炭条,磨尖。
地上铺开布条。按“紧急重要”、“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分堆。
炭条划过纸张。写摘要。提建议。字迹潦草,但清晰。
日落。日出。又日落。
指尖磨破,缠上布条。炭灰沾满脸。
第三日清晨,我将所有奏折归回箱中。每一份打开第一页,都别着一根布条或纸片,上面是炭笔写的摘要和建议。
箱盖合上。我倒在草堆上,睡死过去。
4 御书房“兼职”:标准化流程的威力
院门锁链响。有人进来。
我睁开眼。是昨夜那个黑影。他站在晨光里,穿着常服,但掩不住通身气势。他身后跟着个年轻太监,低眉顺眼。
皇帝的目光扫过空了的木箱,落在我脸上。“跟朕来。”
我爬起来,跟着他走。穿过一道道宫墙,守卫无声跪下行礼。
御书房偏殿。一张小桌,堆着更高的奏折。
“今日这些,”皇帝指着那堆山,“日落前,分出轻重缓急,附上条陈。”
年轻太监小禄子悄悄抬眼打量我。
我坐到桌前。抽出一本奏折。看完。取过一张空白纸,写:“事由:漕运河道淤塞。主责:工部。建议:立即巡河道,报预算工期。” 放在一边。
又一本。“事由:科举主考人选争议。主责:礼部。建议:列出候选名单及资历,呈御览。” 放在另一边。
速度很快。纸张摩擦声不断。
皇帝坐在正殿主位,批他的折子。偶尔抬头,看向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