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永冻土的馈赠
北纬78度,科捷利内岛,“北极星一号”科考站。
这里是地球上最接近“世界尽头”的地方之一。放眼望去,只有两种颜色——无尽的白,与无垠的灰。白色的是冰原,灰色的是天空。二者在地平线上融为一体,像一幅永不褪色的、令人心生敬畏的水墨画。
赵屿站在观测塔的强化玻璃前,手里端着一杯滚烫的速溶咖啡。玻璃上映出他棱角分明的脸,和一双深邃得如同极夜的眼睛。
四十岁的赵屿,是国内古生物学界的领军人物。他的名字,总是和那些沉睡了数万年、乃至数百万年的巨兽化石联系在一起。他坚毅、果决,像一把被极地寒风磨砺了无数次的冰镐,能精准地凿开时间最坚硬的岩层。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这坚硬的外壳之下,藏着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站长!B-7钻井区传来信号!钻头触碰到异常障碍物,密度反馈……不像是岩石!”
通讯器里传来年轻地质学家陈东兴奋的声音,打破了控制室的宁静。
赵屿的目光瞬间锐利起来。他放下咖啡杯,快步走到主控台前,屏幕上正显示着来自地下三百米深处的实时数据流。
那是一片从未被扰动过的、更新世晚期的永久冻土层。
“切换到探地雷达扫描,”赵屿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三维建模,立刻。”
指令被迅速执行。几分钟后,一幅立体的地下结构图出现在屏幕上。在密集的冻土层中,一个巨大的、轮廓模糊的阴影,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它有着流畅的曲线,庞大的身躯,以及一个标志性的、微微下垂的长鼻子。
整个控制室,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心脏狂跳。
“猛犸象……”陈东的声音因为过度激动而微微发颤,“我的天……这个尺寸,这个完整度……它、它可能是……”
“一头幼崽。”赵屿接过了他的话,目光死死地盯着屏幕,眼底深处,燃起了一团炙热的火焰,“一头被永冻土瞬间封存、保存近乎完美的……猛犸象幼崽。”
这是所有古生物学家梦寐以求的圣杯。
不同于那些只剩下骨骼的化石,一具被冰封的、有血有肉的史前生物,它所蕴含的信息是无可估量的。它的DNA、它的细胞、它胃里最后一餐的食物……每一项,都可能颠覆人类对那个冰河时代的认知。
“启动‘取芯’方案!”赵屿当机立断,“所有人,最高等级生物防护准备!这不是一块化石,我们迎回的,是一个沉睡了四万年的……生命。”
接下来的七十二个小时,整个“北极星一号”科考站,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
巨大的环形切割机被运送到钻井区,工程师老王亲自操作,小心翼翼地将那块包裹着远古生命的巨大冻土核心,完整地从地底取出。
当那个直径超过五米的巨大冰坨,被特制的恒温运输车运回科考站的地下封存实验室时,所有队员都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目光中充满了朝圣般的虔诚。
透过半透明的冰层,可以隐约看到那头小猛犸象的轮廓。它蜷缩着身体,长长的睫毛上甚至还挂着冰晶,仿佛只是睡着了,随时都会醒来,抖一抖身上棕色的绒毛,发出一声来自远古的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