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了,心里酸酸的,想起老周刚走的那段日子,我也是这样。每天守着空荡荡的花房,看着他留下的东西,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掉。有一次,我在整理他的衣服时,发现他衬衫口袋里还藏着一张我们的合照,照片都已经泛黄了,他却把它熨得平平整整。我抱着那件衬衫,哭了一整晚,觉得整个世界都塌了。
我把自己种的第一盆雏菊 —— 那是当年老周教我种的,他说 “雏菊生命力强,就像我们的感情,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好好的”—— 送给赵奶奶:“以后咱们一起让日子变亮堂。”
入秋时,青藤巷来了位新邻居,是位七十多岁的奶奶,姓叶。她老伴走得早,子女都在国外,一个人搬来这里住。叶奶奶搬来那天,巷子里的邻居都去帮忙,巷口杂货铺的张大爷扛着箱子走在最前面,嘴里念叨着 “慢点慢点,别碰着家具”;巷中间的李阿姨拿着抹布,进门就擦桌子,说 “先把灰尘擦了,住着才舒服”。我抱着一盆自己种的绿萝过去,小宇听说有新邻居,也蹦蹦跳跳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一袋赵奶奶刚烤好的红薯,用干净纱布包着,还冒着热气。
“叶奶奶,这是我奶奶烤的红薯,可甜了,你尝尝!” 小宇把红薯递过去,像个小大人,“我叫小宇,住在巷子那头,以后你孤单了,我来陪你说话,给你读故事书!” 叶奶奶笑得眼睛都眯了,接过红薯说:“谢谢你呀小宇,奶奶以后可有福气了。”
叶奶奶家在巷子中间,是栋老式两层小楼。我跟着邻居走进屋,看见她坐在沙发上对着满屋东西发呆。客厅角落放着个落满灰尘的旧相框,里面是她和老伴的合影。走过去轻轻擦了擦相框上的灰,照片里的男人笑得慈祥,和叶奶奶依偎在一起,看着很幸福。“这是老头子年轻的时候,” 叶奶奶注意到我的目光,笑着说,“那时候他总说,等我们老了,就找个安静的巷子,种点花,养只猫,安安稳稳过日子。现在愿望实现了,他却不在了。”
心里酸酸的,想起我和老周曾经规划的退休生活。我们说好了,等花房不忙了,就去南方住一段时间,那里有大片的花海,还有温暖的阳光。老周说,要带着我去看他小时候住过的地方,去吃他小时候最爱吃的小吃,还要给我拍好多好多照片,贴满家里的墙壁。可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守着这间花房,守着我们曾经的梦想。
“奶奶,以后你孤单了就来我店里坐坐吧,” 我把绿萝放在窗台上,“花房里有好多花,还有小宇陪着,可热闹了。” 叶奶奶点点头,眼里泛起泪光:“谢谢你啊小姑娘,有你这句话,奶奶心里就暖和多了。”
叶奶奶刚搬来那阵,晚上总失眠。她说在国外住时,子女忙,她习惯了独自待着,却又害怕深夜的安静。自从常来花房,每天和我、赵奶奶聊聊天,听小宇讲学校的趣事,晚上倒能睡个安稳觉了。她织毛衣时,会把线团放在我给的旧瓷碗里 —— 那瓷碗有个小缺口,是老周当年不小心摔的。记得那天他洗碗时,手一滑把碗摔在地上,他吓得赶紧蹲在地上捡碎片,还划破了手,却第一时间问我 “老婆,你没吓到吧”,最后硬是把碎片都收起来,说 “以后找个师傅补一补,还能用”,虽然最后也没补,我却一直把它留着,觉得这是我们生活里最真实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