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破碎的蓝色星球
2200年的夏天,没有蝉鸣。
林夏站在“方舟”基地的瞭望台上,看着窗外的黄雾吞噬了最后一缕阳光。风拍打着合金玻璃,发出野兽般的嘶吼——这是全球范围内的第七次超级风暴,已经持续了四十天,风速突破了每小时380公里,足以把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撕成碎片。
“林博士,西海岸防线又垮了三个避难所。”通讯器里传来助手小陈带着哭腔的声音,“海水倒灌进第五区,至少……至少五千人没来得及转移。”
林夏的手指攥紧了栏杆,金属的凉意透过手套渗进来。她是气象灾难应对中心的首席科学家,可现在,所有的模型、数据、应急预案都成了废纸。从年初开始,地球就像疯了一样:太平洋的超级海啸冲垮了二十多个岛国,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在三个月内融化了三分之一,横贯美洲的地震带同时爆发,把大陆撕开了一道宽达百米的裂缝。
“原因查到了吗?”林夏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三个月前,他们发现地核的自转速度突然减慢,导致磁场强度骤降了40%,太阳风毫无阻碍地剥离着大气层,这才是极端天气的根源。可为什么会这样?没人知道。
“还在查……”小陈的声音顿了顿,“但刚收到消息,国际空间站的最后三名宇航员失联了,轨道碎片显示,空间站好像被……被某种能量场撕碎了。”
林夏的心沉到了谷底。空间站的合金外壳能抵御小行星撞击,什么样的能量场能把它撕碎?她转身往主控室跑,靴子踩在金属地板上发出急促的回响。基地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屏幕上闪烁着红色的警报,扩音器里不断播报着避难所的求救信号。
“林博士!”生态监测组的老张拦住她,手里的平板上是一片触目惊心的红色,“海洋酸化速度超过了预测的十倍,全球90%的珊瑚礁已经死亡, phytoplankton(浮游植物)的数量降到了临界点以下——再这样下去,大气里的氧气含量会在半年内跌破15%。”
15%,那是人类生存的底线。林夏闭上眼,眼前浮现出女儿乐乐的笑脸。乐乐去年在海啸中失踪了,丈夫为了救一个孩子,被倒塌的楼房埋了。现在,她唯一的牵挂就是这个容纳了十万人的“方舟”基地,这是亚洲最大的地下避难所,也是人类最后的希望之一。
“启动最高级别的供氧预案,优先保障医疗区和儿童舱。”林夏睁开眼,语气平静得像一潭死水,“另外,让所有能行动的人都去加固外部防护罩,风暴可能会持续到磁场完全消失。”
老张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林夏知道他想说什么——防护罩的能量核心只能再支撑七天,而外面的风暴,根本没有减弱的迹象。
当天晚上,基地的电力系统突然瘫痪了十分钟。应急灯亮起的瞬间,林夏在主控室的屏幕上看到了诡异的一幕:全球各地的磁暴监测仪都捕捉到了同一个信号,那是一串有规律的脉冲,不像自然形成的,更像是……某种通讯信号。
“这是什么?”小陈指着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波纹,“频率很稳定,不像太阳活动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