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怪了。” 苏砚喃喃自语道,她赶忙拿起一张纸巾去擦拭。然而,就在纸巾刚刚碰到画纸的瞬间,那片水痕竟如同幻影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那股淡淡的栀子花香,而且似乎比刚才更为浓郁了些,萦绕在空气中,让人愈发觉得这画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诡异。顾伯之前说这画 “有点邪性”,还提到收来那天夜里,画廊的留声机竟然自己无缘无故地转了起来,播放的还是 1930 年的经典歌曲《天涯歌女》,如今看来,顾伯所言非虚。

第二章 画中栀子的颤动

修复工作正式拉开帷幕,首当其冲的便是清理颜料层。苏砚全神贯注,手持脱脂棉,小心翼翼地蘸取特制溶剂,而后轻柔地朝着画中栀子树那一道道裂痕擦拭而去。就在溶剂刚刚触碰到颜料的刹那,画里猝不及防地传来 “咔嗒” 一声 —— 这声音极为独特,恰似有人行走在石板路上所发出的声响,尽管音量很轻,却清晰到能够让人分辨出具体的步数:一步,两步,随后稳稳地停在了栀子树下。

苏砚惊得猛地抬起头,目光紧紧锁住画中场景。只见画中人的旗袍下摆竟微微动了动,那绝非风吹所形成的自然弧度,而是宛如人在轻轻转身时所产生的褶皱。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苏砚手中的放大镜瞬间滑落,“啪嗒” 一声,落在了画框之上。她惊魂未定,目光又迅速移向画中卖花女的篮子。这一看,更是让她瞠目结舌,就在刚才,那篮子还空空如也,可此刻,里面竟无端多了一枝洁白如雪的栀子花。花瓣娇嫩欲滴,上面还沾着晶莹的水珠,看上去就像是刚刚从枝头摘下,还带着清新的晨露。

“难道是我眼花了?” 苏砚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试图确认自己所见并非幻觉。然而,当她再次定睛看去时,篮子里的栀子花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与此同时,画中弄堂的石板路上,那片水痕又一次悄然洇了出来。只不过这一次,水痕竟变幻成了一串脚印,从弄堂口缓缓延伸至栀子树下。那些脚印小巧玲珑,看上去极像是女人所穿绣鞋踩出来的形状,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就在苏砚对着这诡异的画面发愣之际,顾伯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菊花茶慢悠悠地走了过来。见苏砚神色异样,他关切地问道:“怎么了?是颜料出什么问题了吗?”

“顾伯,你快看画里的栀子花。” 苏砚心急如焚,手指紧紧地指着卖花女的篮子。顾伯赶忙凑上前去,眼睛在看到篮子里的栀子花后,瞬间瞪得老大,满脸的惊愕:“刚才我看的时候,这篮子明明还是空的呀!这画…… 难道真的有林疏影的魂魄附在上面?”

时针悄然指向夜里十点,整个城市仿佛都陷入了沉睡,而画廊的卷帘门早已拉得严严实实。苏砚却依旧独自留在画廊,在加班修复这幅透着神秘气息的画。修复台上的台灯散发着暖黄色的柔和光芒,温柔地洒落在画纸上,竟让画中的弄堂显得格外逼真,仿佛触手可及 —— 仔细看去,甚至能清晰地瞧见黄包车上那精致的铜铃,“林记画坊” 木牌上细腻的木纹,而且,不知是错觉还是真实,竟还能隐隐听见留声机传来的悠扬乐声,那声音仿佛是从画里悠悠飘出,带着一种跨越时空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