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午休时张莉突然走过来,猩红光晕比早上更亮了。“苏晓,你昨天那版草稿还有吗?我想参考下细节。”她笑得亲切,灰色斑点却像蒲公英似的飘过来。

“哦,电脑有点卡,我找找。”苏晓假装操作鼠标,眼角余光看见张莉的手悄悄移向主机电源。就在她指尖快要碰到电源键时,苏晓突然站起来:“找到了!不过文件太大,我发您邮箱吧?”

张莉的猩红光晕猛地收缩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也行,尽快哦。”

等张莉走远,苏晓立刻打开云备份软件。昨晚她就设置了自动同步,每五分钟保存一次修改记录。看着进度条缓缓爬满,她松了口气,原来那些漂浮的颜色真的在预警——情绪从不说谎,尤其是恶意的情绪。

下班时,苏晓在电梯里遇到王副总。他身边站着个陌生男人,两人低声交谈着什么。当男人提到“竞品报价”时,王副总金色光晕里的暗褐色突然沸腾起来,像烧开水的漩涡。

3

客户会议室里,苏晓坐在角落,手心全是汗。对面的客户团队头顶大多飘着平静的白色光晕,只有项目负责人头顶萦绕着淡淡的浅紫——那是昨天她在资料库里查到的,代表疑惑和不确定。

张莉正在演示PPT,翻到配色方案页时,苏晓看见客户负责人的紫色光晕变浓了。“我们的主色调采用暖黄渐变,既体现奶茶的温馨感,又符合年轻人审美……”张莉的声音突然卡顿,因为客户负责人皱起了眉头。

“这个配色,”客户推了推眼镜,“上周我们沟通时,贵司提交的初步方案里还是冷色调吧?”

张莉的猩红光晕瞬间炸开,灰色斑点像下雨似的落下:“是这样的,我们根据市场反馈做了优化,苏晓你说对吧?”她突然把问题抛过来。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苏晓身上。她深吸一口气,注意到客户团队的紫色光晕里开始掺进暖黄。“是的,确实做了优化,”苏晓起身走到投影前,“不过优化的基础是这个原始手绘稿。”

她打开手机相册,展示带有日期水印的手绘草图:“这是三周前在咖啡馆画的,当时就确定了暖黄主色调,因为客户的品牌故事里提到‘外婆的奶茶锅’。”她特意加重“外婆”两个字,这是方案里最打动人心的情感锚点。

张莉急忙打断:“苏晓你记错了,上周你还说这个配色太稚嫩……”

“是吗?”苏晓转头看向她,恰好捕捉到对方头顶暴增的灰色斑点,“那可能是我表达不清。我当时说的是初稿里的嫩粉色太稚嫩,建议换成暖黄。这句话我应该在工作群里说过,需要现在查记录吗?”

客户负责人的暖黄色光晕越来越亮:“不用查了。能不能看下你的原始文件时间戳?”

当苏晓打开带时间戳的电子稿时,张莉的脸色瞬间惨白。客户团队的光晕彻底变成了信任的暖黄,而王副总那团金色光晕里,暗褐色已经浓得化不开。

“创意有时间戳,”苏晓轻声说,目光扫过张莉头顶迅速黯淡的猩红,“但谎言没有。”

4

提案结束的第二天,苏晓刚把整理好的创意说明文档发进工作群,就被王副总的助理叫进了办公室。

副总办公室的百叶窗拉得半开,阳光透过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王副总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周身那层金色光晕比上次更浓,可包裹在里面的暗褐色像发酵的墨汁,正一点点往外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