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他的话像一把软刀子,每一句都割在我的尊严上。

“深刻”?“内部消息”?

他这是在逼我,逼我去背叛,去出卖。

电话挂断后,我坐在黑暗的书房里,久久无法平静。

我暗中联系了老张和小王,旁敲侧击地询问他们的情况。

从他们的言谈中,我惊恐地发现,公司这套“雪藏”加“利用”的把戏,并非只针对我一个人!

老张告诉我,他当年从我们公司离职时,也收到过一份类似的“高价挽留协议”,但他拒绝了。

小王则透露,他身边有另一个从我们公司跳槽出来的同事,最近行为举止很怪异,总是有意无意地打探他们项目的进展。

一张巨大的、阴暗的网,在我面前缓缓展开。

公司正在系统性地“圈养”一批像我这样掌握着核心技术和人脉的老员工,将我们变成监控整个行业的“眼线”。

那封加密邮件让我用的,是一个特定的匿名邮箱。

我懂一点技术,很快就发现,这个邮箱的登录记录有异常。

除了我的IP地址,总有另一个固定的IP地址,在我每次登录后,都会同步登录查看。

我的所有行为,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

我开始意识到,硬碰硬的抗舍是愚蠢的。

我必须玩一场猫鼠游戏。

我开始有意识地在报告中掺杂一些真假难辨的信息,试探他们的底线和监控的深度。

一次,我假装“无意中”在报告里提到了C公司在存储技术上,可能采用了一种非常规的、存在稳定风险的“量子隧穿”方案。

这是一个我凭空捏造的技术名词。

报告提交后的第二天,我发现我的网络搜索记录里,关于“量子隧穿”和相关物理学理论的关键词,被后台深度分析过。

甚至,我还截获到了一个从公司内网发出的,查询全球顶尖物理实验室相关论文的请求。

他们上钩了。

我心中涌起的不是得意的快感,而是无尽的怒火。

我,陈明,一个写了二十年代码的工程师,竟然被逼到要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保护自己。

这份高薪,就是戴在我头上的无形镣铐,是逼良为娼的卖身钱。

不。

我不能再这么被动挨打了。

我必须反击。

我要把这背后的黑幕,把这家公司的肮脏面目,彻底揭开!

我决定,将目标从外部转向公司内部,去寻找他们如此大费周章“雪藏”我们的真正原因。

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比商业间谍活动更庞大的秘密。

05

既然他们给了我“幽灵员工”的身份,那我就要做一个真正的幽灵。

我开始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公司内部。

我发现,尽管我的大部分权限都被收回了,但作为一名“在职”的“顾问”,我依然保留了部分内部系统的访问权限。

特别是那些被标记为“归档”、“废弃”或“历史遗留”的项目资料库。

在李总他们看来,这些都是一堆毫无价值的电子垃圾。

但在我看来,这可能是一座埋藏着真相的金矿。

我白天假装无所事事,陪妻子逛街,接女儿放学。

到了深夜,当刘雅和女儿都睡熟后,我便潜入书房,像一个幽灵般,在浩如烟海的废弃数据中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