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点点头,拿起勺子搅了搅碗里的馄饨。肉馅是新鲜的猪前腿肉,混着荠菜的清香,和三年前第一次来吃时一个味道。那时候江屿刚拿到第一个项目奖金,非要带我来 “改善伙食”,看着我吃得狼吞虎咽,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说 “以后天天带你来吃”。后来,他的项目越来越多,承诺成了空,连馄饨店的门,都快记不清朝哪开。

江屿没动筷子,手一直攥着那本红色的获奖证书,指腹反复摩挲着封面。灯光落在他脸上,能看到下巴上冒出的胡茬,比早上在民政局时明显了些,透着股没顾上打理的狼狈。

“你什么时候发现那个方案的?” 我先打破沉默,舀起一个馄饨,却没往嘴里送。方案藏在抽屉最底层,压在《古籍修复技术大全》和旧台历下面,连林薇都不知道,他怎么会找到?

江屿抬眼看我,眼神里带着几分无措,像做错事被抓包的孩子:“上个月你感冒,趴在桌上昏昏欲睡,抽屉没关严。” 他顿了顿,声音放轻,“我帮你盖毯子时,看见台历下面露着张图纸,画的是图书馆的布局,就…… 抽出来看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上个月我重感冒,烧到 39 度,躺在床上昏昏沉沉。江屿那几天刚好在外地出差,每天晚上打视频电话,都催我去医院。我以为他忙得脚不沾地,根本顾不上家里的事,没想到他回来过。

“为什么要投稿?” 我把馄饨放回碗里,汤面泛起涟漪,映得灯光晃来晃去。我想起自己偷偷删他电脑里修改意见的事,脸颊发烫,幸好灯光昏黄,他应该没看见。

“方案很好。” 江屿把证书往我这边推了推,指尖微微颤抖,“古籍区的采光设计,还有读者休息区和修复室的联动,比现在很多专业设计院做的都贴心。”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那双手画过无数张建筑图纸,此刻却紧张得攥成了拳,“我知道你怕我觉得你‘不务正业’,可…… 梦想不该被藏着。”

这句话像根针,戳破了我心里那层厚厚的茧。结婚三年,我总觉得自己是 “拖后腿” 的那个 —— 他谈项目、拿奖金,一步步往上升;我守着图书馆的铁饭碗,每天和旧书打交道,连提一句 “想做设计” 的勇气都没有。我怕他觉得,我配不上他的 “上进”。

“你怎么知道我想参赛?” 我拿起证书,翻开扉页,上面印着竞赛的名称 ——“城市文化空间改造设计大赛”。我曾在杂志上看到过这个比赛的启事,对着封面看了半天,最后还是把杂志塞进了回收站,觉得那是 “遥不可及的事”。

“你书架最上层,放着本卷边的设计杂志,第 37 页折了角,上面画着这个比赛的报名方式。” 江屿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我猜你是想参加,又不好意思说。”

我猛地抬头看他。那本杂志是去年买的,看完随手塞在书架顶层,早就忘了这回事。没想到,他连这种小事都记得。结婚这么久,我总抱怨他 “眼里只有工作,没有这个家”,却从没发现,他把我的喜好和小心思,都悄悄记在了心里。

“为什么不直接问我?” 我的声音有点发涩,碗里的馄饨已经凉了,可心里却像揣着团火。

“怕你说‘不用你管’。” 江屿苦笑了一下,拿起筷子,却没吃,只是拨弄着碗里的馄饨,“你总把‘图书馆是我的地盘’挂在嘴边,我怕我多问一句,你就把自己裹得更紧。” 他抬起头,眼神里带着我从没见过的认真,“晓洁,我一直知道,你不止想做个‘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