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5. 统一阿拉伯半岛(632年)

- 穆罕默德重返麦加后,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号召阿拉伯各部落摒弃分歧、统一信仰。

- 至63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逝世时,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部落已接受伊斯兰教,结束了长期分裂的状态,实现了政治与宗教上的初步统一,为后续伊斯兰教的对外传播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年)是穆罕默德逝世后,伊斯兰教由四位正统继承者(“哈里发”,意为“真主使者的继承者”)先后执掌政权的阶段,核心是巩固阿拉伯半岛统一、推动大规模对外扩张,并初步奠定伊斯兰政权的治理框架。

核心背景

632年穆罕默德逝世时,未明确指定继承人,经穆斯林社群协商,确立了“哈里发”制度,首位继承者为其挚友阿布·伯克尔,此后依次为欧麦尔、奥斯曼、阿里,四人因执政期间的正统性和功绩,被逊尼派尊为“四大正统哈里发”。

四位哈里发的执政历程与关键事件

1. 阿布·伯克尔(632-634年在位)

- 巩固统一:穆罕默德逝世后,阿拉伯半岛部分部落趁机叛教或拒绝缴纳天课,阿布·伯克尔迅速发起“里达战争”(意为“叛乱战争”),平定各地叛乱,重新统一阿拉伯半岛,确保伊斯兰教在半岛的主导地位。

- 开启扩张:为转移内部矛盾、获取资源,同时应对周边帝国威胁,阿布·伯克尔派军进入叙利亚地区,与拜占庭帝国势力交锋,揭开伊斯兰教对外扩张的序幕。

- 文献整理:下令收集穆罕默德生前传达的启示(即《古兰经》经文),避免因诵读者离世导致经文散佚,为后续《古兰经》的汇编奠定基础。

2. 欧麦尔(634-644年在位)

- 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行政体系,设立“迪万”(财政与军事管理机构),规范税收(天课、土地税等)、战利品分配和军队管理;确立伊斯兰历(以“希吉拉”为元年),统一纪年标准。

- 大规模对外扩张:这一时期是扩张的鼎盛阶段,通过两大战场展开征服:

- 拜占庭战场:636年在雅穆克战役中击败拜占庭大军,攻占叙利亚;640年征服埃及,将亚历山大港纳入版图。

- 波斯战场:637年在卡迪西亚战役中摧毁萨珊波斯军队主力,攻占其首都泰西封;642年在尼哈温战役中彻底击败波斯残余势力,萨珊波斯帝国濒临灭亡。

- 治理创新:尊重被征服地区的宗教信仰(“有经人”如基督徒、犹太人可保留信仰,需缴纳人头税),维持社会稳定;将新征服土地收归国有,由中央统一管理。

- 遇刺身亡:644年,欧麦尔被一名波斯奴隶刺杀,临终前指定6人委员会推选下一任哈里发。

3. 奥斯曼(644-656年在位)

- 完成《古兰经》汇编:因各地《古兰经》抄本存在差异,奥斯曼组织权威学者以阿布·伯克尔时期的收集本为基础,结合麦地那地区的标准诵本,整理出统一的《古兰经》定本,销毁其他异本,该版本沿用至今,被称为“奥斯曼定本”。

- 继续扩张:征服北非的利比亚地区,攻占波斯剩余领土,完成对萨珊波斯的彻底征服;海军力量崛起,与拜占庭海军争夺地中海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