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到底是谁?他怎么会知道我最隐秘的过去?
一个荒谬的、让我自己都感到不寒而栗的念头,像毒蛇一样钻进了我的脑海:这些线索,不是留给警方的。
它们是留给我的。
这感觉,就像在和一个幽灵对话。他不说一句话,却用最残忍的方式,讲述着只有我能听懂的故事。
我拉开抽屉,看着里面那张我和李维的合照。照片上,他搂着我的肩膀,笑得像个弥勒佛。他是把我从泥潭里拉出来的人,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信任的人。
可现在,我连他都不敢告诉。我该怎么说?说一个连环杀手,可能认识小时候的我?这听起来,更像一个精神病人的臆想。
我第一次感到,我脚下的世界,正在变得虚幻而不真实。
3
魔鬼,藏在细节里。而我的魔鬼,已经开始在光天化日之下跳舞了。
第三名受害者出现了。一个高中老师,死在了他自己家的书房里。
这一次,现场终于不再那么“干净”了。法证人员在书桌的缝隙里,提取到了一枚残缺的指纹。经过比对,这枚指纹,和我档案里的,有百分之九十七的相似度。
消息传来的时候,整个专案组都炸了。所有人都用一种复杂的、混杂着同情和怀疑的眼神看着我。
“肯定是凶手故意陷害!”小李激动地喊道,“头儿怎么可能杀人!”
李维一言不发,只是拿过鉴定报告,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眉头锁得死死的。良久,他抬起头,看着我,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
“弈恒,你告诉我,昨天晚上十点到十二点,你在哪里?”
我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了,疼得无法呼吸。
“我在家,一个人。”
“有人能证明吗?”
我摇了摇头。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我能听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和同事们刻意压低的议论声。
陷害?是的,这绝对是陷害。这个隐藏在暗处的魔鬼,不仅要玩弄我的精神,还要在现实中,将我彻底摧毁。
但我的理智,却在告诉我另一件事。那枚指纹,太完美了。它不是伪造的,它就是真的。一个人的指纹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细微的变化,而这枚指纹上的那些细节特征,完全符合我现在的年龄。
除非……除非留下它的人,就是我。
我被自己的想法吓出了一身冷汗。
我走到证物袋前,看着那个被单独封存起来的、从现场发现的另一个“线索”——一本翻开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
这本书,是我十二岁生日时,李维送给我的礼物。正是这本书,让我立志成为一名刑警。
而在书的扉页上,有一行用钢笔写的、早已褪色的赠言:“赠吾徒弈恒,愿你永远追寻真相,不被黑暗吞噬。——李维。”
可现在,在这行赠言的下方,多了一行用鲜血写下的、字迹几乎和我一模一样的新字:
“可是,如果你就是黑暗呢?”
4
信任,就像一张纸。一旦揉皱了,就算再怎么抚平,也回不到最初的样子。
我和李维之间的信任,正在被揉皱。
那枚指纹和那行血字,像一根毒刺,扎进了我们二十年的师徒情谊里。尽管李维在会议上力排众议,坚持认为这是凶手嫁祸,但他看我的眼神,已经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