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暴雨里的五十块
六月的雨跟泼似的,砸在城中村的铁皮棚上噼啪响。陈阳卷着工装裤腿蹲在地上,裤脚湿得能拧出水,手里的扳手转得飞快,金属碰撞声混着雨声,在窄巷里撞出点热乎气。
“电瓶亏电,搭个火就好,五十。”他头没抬,声音裹着点烟嗓,是前儿帮王奶奶修烟囱时呛的。
身后的人没应声。陈阳余光扫了眼——黑色奔驰GLE,车身亮得能照见巷子里乱拉的电线,车门边站着个女人,穿一身炭灰定制西装,裤脚沾了泥点,却没半点狼狈相。短发利落地贴在耳后,墨镜滑到鼻尖,露出来的眼尾挑着,冷得像冰。
“快点。”女人声音不高,却带着股不容置喙的劲儿。陈阳“嗯”了声,从工具箱里摸出搭电线,红色夹子夹正极,黑色夹负极,动作快得没多余步骤。三分钟后,引擎嗡地响起来,雨幕里终于有了点活气。
女人递过一张百元钞,指尖涂着裸色甲油,指甲剪得极短:“不用找了。”
陈阳没接。他转身回棚子,从铁盒里摸出张皱巴巴的五十块,转身塞回她手里。指尖的老茧蹭过她掌心,糙得有点痒——那是常年拧螺丝、握扳手磨出来的,指缝里还嵌着点洗不掉的机油印。
“说了五十就五十。”他扯了扯领口,露出脖子上挂的红绳,绳尾拴着个旧铜钱,“我这店开十年了,不宰生客,更不宰穿西装的。”
女人愣了愣。雨还在下,砸在陈阳的寸头上,顺着他的下颌线往下滑,滴在工装背心上,晕开一小片深色。他个子高,站在矮棚子前有点局促,却没半点讨好的模样——不像公司里那些人,见了她要么点头哈腰,要么揣着心思绕弯子。
她收回手,把五十块塞进包里,又掏出手机,对着棚子上那块歪歪扭扭的木牌拍了张照。木牌上是手写的“陈阳修配店”,墨色掉了大半,边缘被雨水泡得发卷。
“留个电话。”女人说,“下次车坏了,还找你。”
陈阳挑眉,从裤兜里摸出张名片——不是印的,是他自己用马克笔写的,纸边毛糙,上面就俩字:陈阳,加一串手机号。他递过去时,女人瞥见他手腕上的红绳,跟脖子上的是一套,绳结打得歪歪扭扭,像是小孩编的。
“林墨。”女人报了名字,转身上车。奔驰的引擎声渐渐远了,陈阳才蹲回地上,捡起刚才没修完的电动车电瓶。雨小了点,巷口传来王奶奶的声音:“阳子!奶奶给你留了碗面,快过来吃!”
“来了!”陈阳应着,把工具收进箱子,锁上棚子门。巷子里的灯亮了,暖黄的光透过窗户漏出来,映着墙上贴的“文明养犬”标语,还有谁家晒的腊肉。他踩着水往王奶奶家走,没想起那个叫林墨的女人——毕竟每天来修东西的人多了,穿西装的,穿拖鞋的,对他来说都一样,都是“给五十块,修好不耽误事”。
第二章 卤味香里的不速客
陈阳的日子过得像巷子里的老钟,慢得有规律。早上七点开门,先帮王奶奶提桶井水,再把前儿卤好的鸡爪分装给邻居——张婶要辣的,李叔爱啃卤蛋,赵姐家的小孩得吃不咸的。他的卤味从不出售,就做一小锅,用巷尾那口老井的水,放八角、桂皮、香叶,还有他妈生前传下来的老卤料,炖上三小时,香得能飘半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