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看着她落荒而逃的背影,陆时衍晃了晃糖盒,薄荷糖撞出清脆的响。他拉开抽屉,把糖盒和她的笔放在一起,指尖摩挲着兔子图案,嘴角扬得老高——这姑娘,倒比资料里写的还可爱。

可刚回译通,总监就把她叫进办公室,桌上摊着她的初稿,红圈刺眼:“‘非独占性使用权’译成‘独家授权’?德方看到,合作直接黄!”

苏晚心一沉——这根本不是她的版本!她反复核对过,连标点都没敢错。“总监,我有备份。”她打开电脑,存档里的术语准确无误。

“张蔓说从你工位拿的,还说你熬夜累糊涂了。”总监皱着眉。

“我工位有监控!”苏晚急道。可总监打完电话,脸色沉了:“行政部说,监控昨天硬盘故障,没拍到。”

苏晚心里一紧,忽然想起昨天李姐路过时说“张蔓在你位置翻东西”,赶紧说:“李姐能作证!”

走出办公室,张蔓正倚在走廊上等她,挑着眉:“妹妹,职场可不是只靠认真就行的。”

“靠耍手段的人,走不远。”苏晚冷冷回了句。当晚加班改稿时,手机弹出条陌生消息:“资料我看过了,译法没问题。监控的事林舟说了,我让他帮着恢复。”后面跟着个兔子表情。苏晚盯着屏幕笑了,不用想也知道是谁。

4 方言壁垒与湖边暧昧

培训地点在星途郊区研发中心,背靠片湛蓝的湖,早上的露水把石子路浸得发亮。苏晚刚下车,陆时衍就走过来,手里捏着张皱巴巴的会议纪要,语气带着点疲惫:“这里早上散步舒服,就是露水重。”他扫过她眼底的青黑,“昨晚没睡好?”

苏晚含糊点头,没提初稿的事——不想让他担心项目出岔子。

可实操课还是出了意外。德国工程师米勒突然切换成巴伐利亚方言,讲到“精磨设备校准”时,一串俚语让苏晚卡了壳。她站在讲台上,攥着麦克风的指尖发白,脸颊烫得能煎鸡蛋,台下传来细碎的笑。

“连方言都听不懂,还当主翻译。”张蔓的声音不大,却像针一样扎过来。

“米勒先生。”陆时衍突然站起来,用流利的方言和米勒聊了两句,转头对苏晚低声说:“‘Schleifmaschine’译‘精磨设备’,当地师傅都这么叫。”他的气息拂过耳畔,带着淡淡的雪松香,苏晚慌忙记笔记,在术语旁画了只小兔子。

午休时,苏晚躲在湖边查词典,阳光透过树叶,在书页上洒下斑驳的影。汉斯博士端着杯咖啡走过来,皱着眉吐槽:“这咖啡淡得像水,比慕尼黑街边的差远了,下次我带豆子来。”

苏晚刚要笑,陆时衍递来瓶矿泉水,瓶身挂着水珠,标签没撕。他有点不好意思:“忘了撕标签,嫌有味我再换。”

“不用,谢谢陆总。”苏晚接过水,指尖碰到他的指腹,赶紧缩回。

“我在慕尼黑留学时,跟工人学过方言,刚开始闹了不少笑话。”他坐在长椅上,指着词条,“这词在工厂里,其实是‘老伙计’的意思,对设备的昵称。”顿了顿,又说:“张蔓的话我听见了,需要帮忙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