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警官正愁如何处理这个“烫手山芋”,见有专业人士接手,便顺水推舟答应了。
离开派出所时,已是深夜。城市的霓虹灯将天空映成暗红色,晚风吹拂,带着都市特有的复杂气味。玄云抬头望天,看不到熟悉的星辰,只有被光污染笼罩的天幕。
“谢谢你。”玄云对林珊说。这是他第一次向这个时代的凡人表达明确的感谢。
林珊笑了笑,递给他一瓶矿泉水,“不客气。接下来,你可能要面对一个更复杂的世界了。走吧,我先带你去个能休息的地方。”
玄云接过那瓶透明塑料包裹的“水”,学着林珊的样子拧开盖子,喝了一口。水带着一丝淡淡的、不自然的甜味。他看着走在前面的林珊的背影,这个陌生的世界,似乎因为这一个凡人的存在,而显露出了一丝温暖的裂隙。他的千年之旅,将从这充满不确定性的第一步,真正开始。
二
林珊为玄云安排的临时住所,是她导师项目合作的一家青年旅舍的一个单间。房间狭小,但干净整洁,有独立的卫浴。对玄云而言,这比山洞更舒适,但也更显拘束。四面墙壁将空间切割得规整,窗外是另一栋楼的墙壁,缺乏自然的气息。
接下来的几天,林珊成了玄云了解这个世界的“引路人”和“启蒙师”。她耐心地从最基础的事物教起:如何使用名为“自来水”的机关获取清水;如何操作“马桶”和“淋浴”;最重要的是,如何与那个被称为“手机”的黑色小薄板互动。
玄云的学习能力让林珊震惊。他几乎过目不忘,对逻辑和结构的理解力超乎常人。林珊只教了一遍如何解锁、点击图标、滑动屏幕,他就能迅速掌握,甚至举一反三,开始探索手机内部的各种功能。他将手机理解为一种极其精巧的“综合型传讯法阵”和“知识玉简”,很快就学会了使用搜索引擎,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关于这个时代的历史、科技、社会结构的信息。
他看到屏幕上展现的世界地图、历史纪录片里的战争与和平、科技爆炸的奇迹与阴影,千年的时光压缩成信息流涌入他的脑海,饶是他心境稳固,也感到了巨大的冲击。朝代替迭是常态,但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变迁速度,超出了他所有推演。
“互联网……确实宛若一个覆盖全球的神识网络,只是更加杂乱,缺乏核心意志引导。”某次,玄云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新闻和社交媒体信息,若有所思地对林珊说。
林珊被他这个比喻逗笑了,但细想之下,又觉得精妙。“那你觉得,是你们修行者的‘神识’厉害,还是我们的‘互联网’厉害?”
玄云认真地思考了一下,“神识源于自身,如臂使指,可观微,可感气。互联网信息浩瀚,包罗万象,但真伪难辨,需自身甄别。二者路径不同,各有千秋。只是……”他顿了顿,“此网依赖外物,若能源断绝,则瞬息崩解。而神识修为,乃自身之道。”
这番对话让林珊陷入了沉思。玄云看待事物的角度,总是如此独特而深刻,仿佛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俯瞰。
为了帮助玄云获得合法身份和收入来源,林珊动用了不少人脉。她发现玄云对古物,尤其是木质、石质、金属器物有着近乎直觉般的感知力。一次,她带玄云去拜访一位退休的古物修复老师傅,玄云只是用手轻轻抚摸一件残破的紫檀木笔筒,就能说出其大致年代、木质纹理的细微特点,甚至推断出它曾经长期被一位惯用左手的人使用,因为盘玩包浆的痕迹有细微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