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无论钥匙在不在红箱子里,“真理”对于“钥匙在红色的箱子里,并且你是一个骗子”这句话,都只会回答一个字:“否”。因为这句话本身,对他来说,是假的。
那么,我最后的问题就变成了:“‘真理’会不会回答‘否’?”
答案,当然是“是”。
“……是。”
那个冰冷的声音,艰难地,从天花板上传来。
“很好。”我点了点头,然后,直接走到了那个名为“真理”的光影面前。
因为,我已经通过刚刚那个问题,把它给诈出来了。
如果我问的是“谬误”,那“谬误”永远说假-话。因为“真理”确实会回答“否”,所以“谬误”为了说假-a话,它就会回答“否”。
如果我问的是“混沌”,那它的回答是随机的,可能是“是”,也可能是“否”。
但刚刚,“真理之声”自己,回答了“是”。
它作为一个全知全能的出题人,它的回答,就是这个世界的“绝对真理”。
所以,我刚刚搭话的那个“存在”,不可能是“谬误”,也不可能是“混沌”。
它,只能是“真理”。
我站在“真理”面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以为,我会问“钥匙在哪”。
太肤浅了。
我看着“真理”那张发光的脸,笑眯眯地问:
“那个出题的‘真理之声’,他是不是单身?”
4
“警告!警告!问题涉及未授权领域!逻辑通路发生冲突!”
那个冰冷的声音,第一次,发出了尖锐的警报声。
整个纯白色的空间,开始像信号不好的电视机一样,闪烁起来。
那三个发光的人形,也开始扭曲,变形,最后“砰”的一声,像肥皂泡一样,碎成了漫天光点。
那三个箱子,“咔嚓”一声,自己打开了。
里面,都是空的。
根本就没有什么钥匙。
“操!这孙子耍我们!”一个幸存者破口大骂。
程思扶了扶眼镜,看着我,眼神里写满了“我服了”。
“考验……强制结束。判定……通过。”
那个声音,断断续续地,宣布了结果。
又一扇门,在我们面前打开。
我们稀里糊涂地,又过了一关。
走进新的房间,这里不再是纯白色。
而是一个,由无数个黑白方块组成的,巨大迷宫。
“规则:迷宫的墙壁,由‘真命题’与‘假命题’构成。你们需要找到唯一一条,由‘真命题’构成的道路,抵达出口。”
声音刚落,我们脚下的方块,就亮起了一行字。
“1+1=2”。
这是一个真命题。
而我们旁边的墙壁上,则写着“地球是方的”。
这是一个假命题。
“看来,我们只能走在真命题的格子上。”程思立刻分析道。
但很快,我们就发现了问题。
这个迷宫,太大了。而且,那些命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
“薛定谔的猫,在被观测前,既是活的,也是死的。”
“光,既是一种波,也是一种粒子。”
“一个人的存在,是其本质的先决条件。”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文科生和理科生,在这一刻,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