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里是顾客的客厅,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坐在沙发上,手机架在支架上播放着古装剧,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下单时,他眼睛盯着剧,手指在 “地址选择” 栏顿了顿 —— 原本停在 “3 号楼”,却因为剧里突然响起爆炸声,手一抖,点到了下面的 “8 号楼”。确认订单时,他扫都没扫地址,只匆匆填了 “多放醋” 的备注,就继续盯着屏幕看剧。
接着画面切换到骑手老张的视角:他拿着手机导航到 8 号楼,在单元门口给顾客打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挂断;再打,还是挂断;最后他只能把餐放在 8 号楼的丰巢柜,发了条短信提醒,才赶去取下一单 —— 短信界面上,收件人号码和顾客的投诉号码一模一样,地址写的也是 “8 号楼”。
画面消失时,林小满的指尖还停在小票的 “地址栏” 位置,纸上印着的 “8 号楼” 格外清晰。她立刻打开平台后台,调出两个关键证据:一是顾客的下单操作日志,显示 “地址修改记录为下单后 10 秒内,由 3 号楼切换为 8 号楼,操作设备与顾客手机一致”;二是老张的通话记录和短信记录,和她在画面里看到的完全吻合。
有了这些,林小满心里有了底,她给顾客发去消息:“您好,我查看了您的下单日志,发现下单后 10 秒内,地址由 3 号楼修改为 8 号楼,操作设备是您的常用手机;另外,骑手在送单时给您打了两次电话都被挂断,还发了短信提醒,短信地址也是 8 号楼哦。”
这次顾客回复得很快,却没了之前的强硬:“我…… 我当时在看剧,可能不小心碰到了?但我的餐怎么变成麻辣烫了?我明明点的是牛肉面!”
林小满没急着反驳,而是翻出商家的出餐记录 —— 原来顾客点的就是麻辣烫,订单详情里 “餐品名称” 一栏写得清清楚楚,只是他当时看剧太投入,连自己点错餐都忘了。林小满把出餐记录截图发给顾客,还加了句:“可能您看剧太入迷,连点错餐都没注意~骑手那边确实按地址送的,没换过您的餐,他这月已经被扣了不少钱,要是再被投诉,真的就白干了,您看能不能谅解一下呀?”
过了大概五分钟,顾客的消息来了,还附了一张 “差评已删除” 的截图:“对不起啊,是我自己不小心填错地址、点错餐,还冤枉了骑手,我已经给骑手道歉了,也删了差评,麻烦你跟他说声不好意思。”
林小满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张,电话那头的老张声音都亮了:“太谢谢你了小林!我还以为这次肯定要被扣钱了,你真是帮了我大忙!”
挂了电话,林小满看着桌上的小票,又想起刚才画面里老张匆匆赶单的样子 —— 他的外卖箱上贴着一张照片,是个小女孩的笑脸,背面上写着 “爸爸加油,我要上幼儿园”。原来每个看似 “粗心” 的骑手背后,都扛着一家人的生计。
“原来我的能力,不仅能帮商家,还能帮到骑手。” 林小满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这时组长走过来,看到她桌上的证据和调解记录,惊讶地说:“小满,你现在越来越厉害了!这种难缠的投诉,你半天就搞定了,还能找到这么多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