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出租屋里的彩礼难题
出租屋的白炽灯晃得人眼晕,赵宇把催债短信删了又点开,屏幕上 “3 万欠款月底到期” 的字眼,和苏晴刚发来的消息叠在一起 ——“我妈说,彩礼先凑 5 万首付,不然不同意领证”。他瘫在沙发上,手里攥着皱巴巴的创业失败合同,烟蒂扔了一地,烟灰落进没洗的泡面碗里,混着凝固的油星,像他此刻乱糟糟的生活。
苏晴推门进来时,手里拎着刚买的毛线和一袋珍珠配件,见他这模样,没提彩礼的事,只把一杯热牛奶递过去,杯壁还沾着水珠。“我下班路过夜市,看见卖手工发卡的摊子围满了人,” 她翻开速写本,上面画着缀着小草莓的发卡,笔尖沾着点粉色颜料,是她特意绕路买的,“咱们一起做吧?我设计样式,你负责粘珍珠,成本低,肯定能卖钱。”
赵宇盯着画稿,喉结动了动。创业失败后,他躲在出租屋酗酒了半个月,是苏晴每天端着热粥劝他 “别放弃”;现在连彩礼钱都凑不齐,他甚至想过 “要不分手,别耽误她”。可苏晴眼里的光太亮,亮得让他没法说出退缩的话。“我连本钱都没有,还欠着债……” 他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
“我有!” 苏晴赶紧从包里掏出银行卡,卡片边缘都磨白了,“这是我攒的 8000 块,够买材料了。赵宇,咱们别躲了,一起扛,总能凑够的。” 她拉过赵宇的手,把银行卡塞进他掌心,指尖触到他手心里的茧子 —— 那是之前创业搬货磨出来的。灯光下,苏晴的头发别着个旧发夹,还是去年他送的地摊货,却被她擦得干干净净。赵宇捏着热牛奶杯,终于点了点头,杯壁的温度顺着指尖传到心里,暖了点。
第二章:夜市第一夜的冷与暖
腊月的风跟刀子似的,刮在脸上生疼。苏晴和赵宇推着二手小推车 —— 是苏晴从闲鱼上花 200 块淘的,车轱辘还不太灵活 —— 在夜市角落支起摊位。一块印着 “手工发卡” 的红布被风吹得哗哗响,苏晴特意在布边缝了圈小彩灯,闪着暖黄色的光,在冷夜里显得格外显眼。
第一个小时,没人停下脚步。路过的人要么匆匆赶路,要么瞥一眼就走,偶尔有人问 “多少钱”,一听 “10 块一个”,又摇摇头离开。赵宇蹲在地上,反复擦着发卡上的灰,手指冻得发红,连粘珍珠的胶水都冻得凝固了。“要不咱们回去吧,” 他的声音透着沮丧,“这破天气,谁会买发卡啊。”
苏晴没动,反而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裹在小推车上,挡住点风。“再等等,刚才有个小姑娘看了一眼呢。” 她从包里掏出两个暖水袋,一个灌满热水塞到赵宇手里,另一个自己攥着,指尖冻得发紫,却笑着说 “我手热,你别冻着,不然明天没法粘珍珠”。
没等她走远,一个穿校服的女孩跑过来,扎着高马尾,手里攥着个布娃娃。“姐姐,这个草莓发卡多少钱?” 她指着苏晴画稿上的样式,眼睛亮晶晶的,“我想送给同桌当生日礼物,她昨天帮我补了数学笔记。” 苏晴眼睛一亮,赶紧拿起做好的草莓发卡:“10 块,要是你喜欢,我再给你系个小蝴蝶结,免费的。”
女孩付了钱,蹦蹦跳跳地走了,走了两步又回头喊:“姐姐,你们的发卡比文具店的好看!” 这一单像颗定心丸,让两人多了点底气。后来又有两个上班族过来,买了带珍珠的简约款,说 “上班扎头发能用”。等到收摊时,数着手里的 120 快,赵宇把暖水袋塞回苏晴手里:“明天我来吆喝,你别冻着。” 苏晴笑着点头,心里却盘算着:得再改几种样式,不然生意撑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