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眼看向我,眼底是化不开的浓墨,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裂开了一道细缝。
我没再看他,对着大厅里的员工们朗声道:“都回到工作岗位去。墨渊,你继续工作。”
下午,我让林薇给墨渊送去了一堆公司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文件,要求他下班前背熟。又安排IT部在他的前台电脑上安装了直播软件,并下达了新任务:每天下午三点到五点,是固定的“渊宝打工记”直播间开放时间,内容可以是前台工作日常,也可以是才艺表演,或者回答网友提问,形式不限,目标只有一个——吸引流量,赚取打赏。
快下班时,我收到一条匿名短信,只有一句话:【景曦,玩火会自焚。】
我嗤笑一声,删掉短信。玩火?我就是要让这把火烧得更旺些。
第四章:裂痕与试探
墨渊的学习能力惊人。短短几天,他就把前台的工作流程摸得滚瓜烂熟,甚至还能指出其中一些可以优化的细节。面对形形色色的来访者,他也能做到不卑不亢,应对得体,虽然那份冷漠疏离感始终存在,但这反而成了他的独特标签,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客户,尤其是女性客户。公司楼下的咖啡厅营业额都因此提升了不少。
“渊宝打工记”的直播间也渐渐走上了正轨。虽然墨渊本人极度不配合,惜字如金,更别提什么才艺表演(他大概除了赚钱什么才艺都不会),但他那张脸和那份“被迫营业”的冷峻气场,就是最大的看点。网友们热衷于用各种刁钻的问题和打赏礼物“调戏”他,看他隐忍不发的样子。直播间的人气稳定在平台前列,打赏收入相当可观。
我并没有让他一直当前台。一个星期后,我把他调到了项目部,从一个最基础的项目助理做起。我需要测试他的能力底线,也需要让这场“游戏”更有层次感。
项目部的工作繁琐且压力巨大。墨渊曾经的商业眼光和决策能力放在这些小项目上,有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但他依旧沉默地接受了,从整理资料、做会议纪要、跑腿打杂开始。他做得一丝不苟,甚至比许多老员工更细致高效。他仿佛一个海绵,迅速吸收着一切信息,偶尔在项目讨论会上,他简短的一两句发言,总能切中要害,让项目经理都为之侧目。
我开始让他接触一些核心的项目资料,当然,是经过筛选的。我像是一个耐心的猎人,一步步抛出诱饵,等待着他露出破绽,或者……展现出我更感兴趣的一面。
这天晚上,我加班到很晚,项目部的人几乎都走光了。我路过项目部的办公区,发现角落里还亮着一盏灯。墨渊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正是那个让星娱李总铩羽而归的“幻月”游戏代言项目方案。
我悄无声息地走到他身后。他看得非常专注,甚至没察觉我的靠近。屏幕上,他正在修改方案中的市场分析部分,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逻辑清晰,数据翔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原方案中几个致命的弱点。
“看来墨总对游戏代言也很在行?”我突然出声。
他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说:“以前涉猎过一些。”
我俯身,靠近他的耳边,目光落在屏幕上他修改的内容上,发梢几乎扫过他的脸颊。我能闻到他身上清冽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咖啡味。他的身体明显紧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