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赵公子的人吗?听说王家欠了钱,要把姑娘抵债呢。”旁边有人低声议论。赵翰心头一沉——那赵公子是县里恶霸赵德昌的儿子赵文,出了名的好色蛮横。他攥紧拳头,悄悄绕到院墙根,听见里面传来赵文的浪笑:“王姑娘,从了我,你家的债就算了,不然……”
后面的话赵翰没听清,只听见王芷若的怒骂声突然变了调。他急得团团转,院墙太高翻不进去,硬闯进去又双拳难敌四手。正焦灼时,头顶忽然传来熟悉的鸟鸣,一道金影落在墙头上——竟是那只被他救过的黄鹂鸟。
黄鹂鸟对着他叫了两声,又朝院后飞去,翅膀扑腾着指向墙角的稻草堆。赵翰灵光一闪,抓起几把稻草,掏出火折子点燃。浓烟顺着后窗往屋里钻,他扯开嗓子大喊:“走水了!失火了!”
屋里顿时乱作一团,赵文骂骂咧咧地冲出来,两个汉子也跟着跑出门看火情。赵翰趁机撬开后窗,只见王芷若被绑在椅子上,眼里噙着泪却咬着唇不肯哭。“姑娘莫怕,我救你出去!”他飞快解开绳索,背起王芷若就往后门跑。
刚跑出半里地,就听见身后传来赵文的叫喊声。赵翰常年捕鱼练出的好体力派上了用场,背着王芷若一口气跑到青溪边,跳上拴在柳树上的小渔船,奋力划向对岸。直到船驶到河中央,他才敢回头看——赵文带着人站在岸边跳脚,却奈何不了湍急的溪水。
王芷若坐在船板上,理了理散乱的头发,对着赵翰深深一揖:“多谢公子相救,小女子感激不尽。”赵翰红了脸,连忙摆手:“举手之劳,姑娘不必多礼。”他这才发现,王芷若眉如远山,眼似秋水,只是此刻脸色苍白,还带着惊魂未定的模样。
把王芷若送回绸缎庄时,王掌柜正急得团团转,见女儿平安归来,当场就要给赵翰下跪。赵翰慌忙扶住他,只说是碰巧路过。离开时,王芷若站在门口,望着他的背影轻声说:“公子大恩,芷若没齿难忘。”
当晚,赵翰躺在床榻上,想起白天的惊险,还有那只及时出现的黄鹂鸟。窗外柳树上,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像是在为他庆贺。
第三章 鹂音示警
自市集救人后,王掌柜时常打发伙计送些米面到赵家,张氏起初不肯收,架不住王掌柜的再三坚持,只得应下。赵翰倒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每次捕鱼归来,总会特意挑几条最大的活鱼送到绸缎庄。
这日清晨,赵翰刚把渔船划到湖心,就看见那只黄鹂鸟飞了过来,绕着他的船不停盘旋,鸣声急促得有些反常。他心里纳闷,正要细看,鸟儿突然朝着岸边飞去,飞几步就回头叫两声,像是在引路。
“难道出什么事了?”赵翰心头一紧,连忙掉转船头跟上去。黄鹂鸟一直飞到赵家院墙外,对着紧闭的柴门急促地叫着。赵翰推开门,只见母亲张氏倒在院子里,脸色发青,手里还攥着刚晒的衣物。
“娘!”赵翰惊呼着扑过去,抱起母亲就往镇上的医馆跑。郎中诊脉后说,张氏是急火攻心引发的旧疾,再晚来一步就危险了。赵翰又惊又怕,握着母亲的手掉眼泪,这时才想起那只黄鹂鸟——若不是它示警,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