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有点凉了,但味道还行,我的心跳也慢慢平复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清醒。
周铭又被我将了一军,语气有点硬起来:“我只是想让我们的生活更好!”
“我理解。”我点点头,语气平和得像在安抚一个焦躁的客户,“所以我的调查,也是为了评估这个‘并购案’的风险和收益,确保我们的生活真的能‘更好’。这很合理,对吧?”
他彻底没话说了,闷头开始喝汤。一顿晚饭在诡异的沉默中结束。
我知道,第一回合,我没输。但战争,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我的“尽职调查”悄无声息地展开了。
调查对象一:沈曼。
我不再拒绝周铭提及她,反而会“不经意”地问起。
“老公,今天沈曼帮你订的哪家餐厅?味道不错啊,下次我们自己去。”——潜台词:你们又单独吃饭了?
“沈曼真是细心,连你开会时血糖低要备什么糖都知道,比我这个老婆都强。”——潜台词:她的关心已经越界了。
每次我问起,周铭一开始会有点紧张,观察我的脸色。发现我真的是在“夸奖”后,他渐渐放松,甚至带着点炫耀:“是啊,曼曼是挺能干。”
“曼曼”。叫得真亲热。我面上微笑,心里的小本本又记下一笔。
调查对象二:周铭。
我改变了自己的节奏。不再每天准时回家做晚饭,而是报了个高级管理课程,每周有两天下课很晚。我也开始重新联系以前职场上的朋友,约着喝咖啡。
第一次晚归,周铭打来电话:“这么晚还不回来?饭怎么办?”
我语气轻松:“哦,我在上课呢。你自己解决一下吧,或者让‘万能’的沈曼帮你订个餐?”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他习惯了家里永远有灯有饭,我的突然“缺席”,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不便。
调查对象三:我自己。
我翻出落灰的职业装,去做了新发型,重新走进了健身房。
镜子里的林薇,眼神里渐渐找回了多年前在谈判桌上的锐利。
我不能只是一个“贤惠的妻子”,我必须重新成为那个让周铭不敢小觑的“合伙人”。
转折点发生在周末。
周铭之前提过的“三人行”第一次被付诸实践。他兴冲冲地说沈曼买到了热门艺术展的票,提议我们一起去。
我一口答应:“好啊,正好我好久没放松了。”
看展那天,我精心打扮,不是主妇的温柔风格,而是利落时髦的都市女郎。
见到沈曼时,我明显从她眼里看到了一丝惊讶和戒备。她大概以为会看到一个憔悴的黄脸婆。
周铭夹在我们中间,气氛微妙。
沈曼试图展示她和周铭的默契,不断指着展品说:“周总,这个风格跟您办公室那幅画好像。”“周总,您看这个配色,是不是我们新项目报告用的那种?”
我全程微笑,不接话。直到走到一个颇具争议的前卫作品前,那作品表达的是对现代关系中权力结构的讽刺。
我停下脚步,故作认真地端详,然后轻轻“咦”了一声。
周铭看向我:“怎么了?”
我皱着眉,语气天真又困惑:“老公,你看这个作品,像不像在讽刺那种……自以为能同时驾驭两个优秀女性、把关系当商业版图来扩张的……嗯……‘巨婴’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