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是李叮当。她刚搅完第一缸浆液,手上的靛蓝沾了些棉絮,正低头用指甲慢慢抠。工人们的目光都聚到她身上,有人撇撇嘴:“她倒积极,怕是想多要加班费吧?”这话没说大声,却足够让李叮当听见,她抠棉絮的动作顿了顿,没抬头,也没辩解。

秦国忠看了她一眼,心里犯了嘀咕。先前在城里的大染坊,他见过不少急着赚加班费的工人,要么敷衍了事,要么偷工减料,最后还得返工。他沉吟片刻,对李叮当说:“我跟你一起盯。”

夜里的染坊很静,只有木勺搅动浆液的“哗啦”声。秦国忠坐在旁边的木凳上,看着李叮当一遍遍舀起浆液,对着灯光看颜色深浅,又俯身调整灶火,额前的碎发垂下来,挡住了眉眼。他没说话,只在心里数着她搅拌的次数——每次都是三十下,不多不少,比账本上要求的还规整。

快到凌晨时,灶火的光映着李叮当的脸,她忽然停下动作,转向秦国忠,手指绞着衣角,声音有些迟疑:“秦主任,那……加班费,能早点发吗?”

秦国忠心里的那点疑虑,瞬间像被水浸过的墨,晕开了一片。他想起白天工人的议论,脸色不自觉沉了沉,语气也冷了些:“按坊里的规矩,得等订单结了账才发,急什么?”

李叮当的脸一下子白了,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她转过身,重新拿起木勺,搅动的动作却慢了些,灯光下,她的肩膀微微垮着,像被什么东西压着。秦国忠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掠过一丝不快——果然是为了钱,先前的细致,倒像是装出来的。

后半夜,秦国忠靠在凳上打了个盹,醒来时看见李叮当正从怀里摸出个小纸包,往染缸里倒了些浅灰色的粉末。他猛地站起来:“你加的什么?”

李叮当吓了一跳,手里的纸包掉在地上,粉末撒了些出来。她慌忙蹲下去捡,声音带着点慌:“是……是固色剂,我自己买的,能让布的色牢度好点,不怕洗……”

秦国忠愣住了。他走近看,那纸包上印着药铺的字号,不是染坊常用的牌子,显然是她自掏腰包买的。灶火的光落在她脸上,能看见细密的汗珠,手上的靛蓝沾了粉末,显得更斑驳了。她还蹲在地上,把撒出来的固色剂一点点拢起来,小心得像护着什么宝贝。

夜风从木窗缝里钻进来,带着点凉意。秦国忠看着她的侧影,忽然觉得喉咙发紧——方才那点不快,像被风吹散的烟,没了踪影,只剩下说不清的涩。

第三章:藏在蓝布里的秘密

订单交付的那天,天刚放晴,巷口的梧桐叶上还挂着露水。秦国忠在账房整理工资条,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一叠泛黄的纸上,映出密密麻麻的字迹。他翻到李叮当的那一张,指尖忽然顿住——备注栏里,每月都有一笔固定的汇款记录,收款人地址是城郊的医院。

“这汇款……”他抬头问老会计。老会计正用算盘拨着珠子,“噼啪”声里,叹了口气:“是给她弟弟汇的。那孩子生下来就有心脏病,爹娘走得早,全靠她一个人扛着。”

秦国忠手里的工资条微微发颤。他想起夜里她加的固色剂,想起她问加班费时的迟疑,那些曾被他归为“俗气”的举动,此刻像被温水泡开的茶,渐渐显露出藏在底里的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