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日子里,操作间的气氛渐渐变了。有人会主动帮李叮当抬染布,有人会跟她讨教染布的诀窍,连食堂阿姨打饭时,都会多给她舀勺菜。有次秦国忠路过染缸,看见李叮当正教新来的学徒调染料,指尖的靛蓝落在染缸里,漾开一圈淡蓝的纹,学徒学得认真,时不时点头,眼里没有半点先前的嫌弃。
夕阳西下时,染坊的木窗被染成了暖黄色,一排排挂着的蓝印花布在风里晃,像一片流动的海。秦国忠站在门口,手里攥着那块绣着灯盏的帕子,忽然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灯盏,从来不是独自亮着的。你不吹灭我的,我便护着你的,一盏照着一盏,就能把日子都染得暖起来,亮起来。
第六章:夜市里的“蓝花暖”
入夏的夜市总带着点热闹的烟火气,油果子的甜香混着卤味的咸鲜,在巷子里漫开。秦国忠办完事情路过时,正撞见街角一盏昏黄的路灯下,摆着个小小的布摊——青布铺在木架上,叠着整齐的蓝花帕子、布包,边角都用白丝线缝了细边,看着格外妥帖。
摊主低着头,正用指尖轻轻拂去布包上的浮尘,额前的碎发垂下来,露出半截沾着靛蓝的手腕。是李叮当。
秦国忠没上前,只是站在不远处的树影里看着。她的摊子没什么吆喝声,只在旁边摆了个小小的玻璃罐,里面插着几朵纸折的蓝花,和帕子上的图案一模一样。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跑过来,盯着布包看了半天,小声问:“姐姐,这个包多少钱呀?”
李叮当抬起头,笑得眉眼弯弯:“十五文。”小姑娘攥着手里的十文钱,眼圈有点红:“我……我只有这么多,可是我想给妈妈买个包。”
周围的摊主都看过来,有人小声嘀咕:“不够钱还问,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