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清沅又惊又喜:“胡四,你这手帕真是神奇!”
胡四把手帕叠好放回袖中,笑着说:“不过是个小玩意儿,用了些特殊的布料,不值一提。”
柳清沅心里虽有疑惑,却没有多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胡四待他真诚,他便该信任对方。
日子一天天过去,柳清沅和胡四的情谊越来越深。柳清沅把胡四当成了唯一的知己,有什么心事都会告诉他;胡四也对柳清沅十分坦诚,除了自己的身世,几乎无话不谈。
乡试报名的日子越来越近,柳清沅依旧凑不齐路费。他看着桌上的钱袋,里面只有几十文铜钱,心里满是失落,连抄书都没了力气。胡四看出了他的心思,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足有五两,递到柳清沅面前:“公子,这银子你拿着,当作去府城的路费和食宿钱。”
柳清沅连忙推辞:“胡四,这银子太多了,我不能收。你对我已经够好,我怎么能再要你的钱?”
“公子收下吧。”胡四把银子塞进他手里,银子温热,带着胡四的体温,“我们是朋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等你考中功名,再还我便是;若是没考中,就当我送你的,也没什么。”
柳清沅看着胡四真诚的眼神,眼眶有些发热。他知道,胡四是真心想帮他,这份情谊,比银子更珍贵。他握紧银子,郑重地说:“胡四,谢谢你。我若考中功名,定不会忘记你的恩情,定会好好报答你。”
胡四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公子不必客气,我相信你的才华,定能考中。”
3 身份揭晓,知己依旧
柳清沅带着胡四给的银子,顺利报名参加了乡试。考试设在府城的贡院,离苏州城有一百多里路,胡四提出陪他一起去,柳清沅没有拒绝——有这样一位朋友在身边,他心里也踏实些。
贡院外挤满了考生和送考的家人,热闹非凡。胡四帮柳清沅找了家干净的客栈,每天都会提前做好饭菜送到贡院外,等柳清沅考完出来,一边吃饭一边听他讲考试的情况。
柳清沅在考场上发挥得很好,试题是他熟悉的《论语》章句,他写得得心应手。三场考试结束后,他信心满满地对胡四说:“这次应该能中。”
胡四笑着点头:“我就知道公子能行。”
放榜那天,贡院外挤满了人,柳清沅挤了半天才看到自己的名字——柳清沅,苏州府乡试第二十三名,中了举人!他激动得大喊一声,差点跳起来,转身想和胡四分享喜悦,却看到胡四站在人群外,正笑着看着他,眼里满是欣慰。
“胡四,我中了!我中举了!”柳清沅跑过去,一把抱住胡四,声音里满是激动。
胡四拍了拍他的背:“恭喜公子,得偿所愿。”
两人回到客栈,胡四从食盒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酒菜,还有一坛陈年的女儿红。柳清沅喝得兴起,话也多了起来,他看着胡四俊朗的面容,忽然想起了一个困扰他很久的问题:“胡四,我有件事想问你,你别生气。”
“公子但说无妨。”胡四给他倒了杯酒。
“你每天都来陪我,却从不说自己住在哪里;你衣着华贵,却从不说家人的情况;你有很多神奇的小玩意儿,像那块能擦去墨汁的手帕,你也从不解释来历。”柳清沅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问,“你到底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