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老陈夹着烟的手微微一顿。

“当时我吓坏了,以为把琴弄坏了。您走过来,看了看,没骂我,反而笑了。”林曦继续说着,嘴角也牵起一丝微弱的弧度,“您说,‘没事,丫头。这琴,从此有了你的印记。它记住你了。’”

老陈猛地转过头,布满血丝的眼睛看向林曦,又看向那道划痕,嘴唇翕动了几下,没能发出声音。但那僵硬佝偻的背,似乎微微挺直了一些。

林曦站起身,转向以赵总和卡尔为核心的那群人。她脸上长途跋涉的疲惫尚未褪去,但眼神已经变得清亮而坚定,仿佛刚才那段回忆为她注入了力量。她无视卡尔试图解释的眼神,目光直接落在赵总脸上。

“赵总,”她的声音清晰地在空旷的维护间里回荡,压过了所有的窃窃私语,“情况我看到了。请给我一个机会。”

赵总挑了挑眉,带着一丝讥诮:“林教授,机会不是没给过。时间、资金,我们都投入了。可现在这样……专家们也建议我们采取更稳妥的方案。”他意有所指地瞥了卡尔一眼。

“三天。”林曦斩钉截铁地说,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请再给我三天时间。不是来看我们如何焊接钢板,如何更换零件。”

她环视众人,最后目光回到赵总脸上,一字一句地抛出那个核心的悬念:

“三天后,请各位莅临,来听一场‘寂静之音’。”

话音落下,整个空间鸦雀无声。赵总愣住了,卡尔皱紧了眉头,连老陈和萧然都惊讶地看向她。“寂静之音”?这是什么意思?是认输的托词,还是……一个他们无法理解的承诺?

林曦没有解释。她只是站在那里,像一个即将迎接风暴的船长,守护着她那艘看似千疮百孔,却承载着无数希望与尊严的船。

第5章:凡尔赛的夜空

记忆的闸门,总是在最疲惫的时刻被冲开。当林曦在星海音乐厅那冰冷的地板上,靠着伤痕累累的管风琴勉强合眼时,时光仿佛瞬间倒流,将她拽回了那个同样寒冷,却充满孤绝希望的夜晚——法国,凡尔赛宫。

年轻的林曦,裹着单薄的外套,蜷缩在皇家礼拜堂管风琴下方的地窖里。这里与其说是休息室,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充满回声的石头匣子。空气中弥漫着几个世纪积累下来的阴冷潮气,还有木头、皮革和金属混合的古老气味。

经费紧张到连最便宜的旅店都住不起,她已经在这个地窖里借宿了三晚。白天,她拥有短暂的时间与这台巴洛克时期的瑰宝相处;夜晚,她则与饥饿和寒冷为伴。手指冻得僵硬,她只能不停地呵气,揉搓,以确保第二天还能保持一丝灵活。

“又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中国女孩。”她想起白天那个负责看守的法国老管理员轻蔑的眼神,以及他与其他访客交谈时,那若有若无飘来的词语。质疑如同这地窖的寒气,无孔不入。她打开几乎空掉的背包,掰下最后一小块干硬的面包,就着冰冷的瓶装水艰难地咽下。胃里空虚的感觉,比寒冷更让人难以忍受。

明天,就是她在凡尔赛宫小型音乐会的日子。这是她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机会,一个向欧洲古典音乐界展示东方演奏者同样能驾驭西方古老乐器的机会。她必须成功。